债券日报:理财季节性波动怎么看?

周冠南/许洪波 2024-09-13 08:49:12
机构研报 2024-09-13 08:49:12 阅读

  进入9 月,债市赎回扰动渐消,但信用分层现象加剧,市场仍在关心后续赎回是否再起波澜,理财季节性波动对债市扰动几何?

      8 月赎回扰动下理财动态跟踪:

      1、今年4 月以来,“手工补息”禁令下理财规模增长明显。“禁止手工补息”背景下,银行体系中部分高息存款流向银行理财等非银资管产品,2024 年二季度理财规模增长1.83 万亿,为2021 年来第二大季度涨幅。

      2、8 月银行理财规模增速放缓,9 月以来规模重回增长区间。8 月调整理财通过预防性赎回基金增强净值的稳定性,赎回压力有限且略滞后于基金,第三、四周规模增长放缓;进入9 月,调整后市场修复回补,理财规模重新增长。

      3、债市回调期间,流动性较差产品受到冲击较大。市场调整过程中,理财投资者对于产品流动性偏好上升,(1)从不同运作模式来看,净值型理财受到冲击较大,其中又以封闭式理财最为明显,说明调整过程中产品若进入开放期,投资者容易赎回资产,保持流动性以作观察;(2)从不同期限来看,每日开放型理财产品具有流动性优势,规模增长高于季节性,1 个月以内定开式理财产品增长弱于季节性,1-3 年期理财规模下降。

      理财在赎回中的行为特征如何?可从三个方面观察:

      1、负反馈的起点:银行理财什么时候赎回基金?通过回顾历史赎回潮时的经验,可以归纳出以下规律:第一类赎回:银行理财自身净值跌幅较大(单日超过5bp 或者连续几日累计大于10bp),会触发个人投资者赎回,进而大规模被动赎回基金,例如2022 年。第二类赎回:银行理财自身净值跌幅可控,被个人投资者赎回压力不大,因此赎回更多是银行理财在市场调整阶段主动地预防性赎回基金,取决于底层资产的调整幅度。在利率债主导调整的阶段(2024年4 月、2024 年8 月第一轮),通常10 年国债单日收益率上行5bp、或者连续几日累计上行7-10bp 时,会触发理财预防性赎回基金;在同业存单和信用债主导调整的阶段(2023 年9 月、2024 年8 月第二轮),通常当同业存单和信用债连续几日累计上行10bp 时会触发理财预防性赎回基金。负反馈的终点:理财什么时候赎回基金有所缓解?通常是理财净值连续2 日累计上涨时。

      2、理财二级买卖债券:本轮呈现明显的配置特征,偏好存单和短久期信用债。

      本轮债市调整中理财净值波动可控、赎回压力有限,在收益率高点配债情绪较好,主要买入存单、中票、二永等其他品种,是基金卖盘的主要承接方之一。

      3、理财高频杠杆率:本轮赎回压力有限,杠杆率季节性变动。8 月末理财杠杆率抬升至106%,同7 月末水平较为接近。

      季节性回表怎么看?需考虑多重扰动因素:

      银行“缺负债”背景下,今年以来季末理财规模波动进一步放大。2022 年8 月以来,存款挂牌利率已累计经过5 轮下调,银行存款压力逐渐凸显,2023 年来季末理财规模波动放大;叠加今年4 月份“手工补息”被禁止,银行“缺负债”特征明显,季末理财规模波动进一步走高。

      1、从季节性水平看,9 月理财规模或下行9100 亿左右,第四周下跌压力较大。

      参考去年同期,第二、三周跌幅或在1600 亿、1200 亿附近,第四周跌幅或在8000 亿附近。

      2、若理财规模变动未超出季节性范畴,则理财回表对债市影响可控。季末理财多通过“加杠杆”而非卖债应对资金回表压力,理财规模季节性减少本身对于市场供需格局的冲击不大。

      3、但需要注意当前信用流动性并未完全恢复,且进入四季度,稳增长储备政策或加速下达;此外,央行操作、政府债券发行放量亦可能对债市形成扰动。

      当前收益率再次进入央行关注点位,追涨性价比不高,建议投资者保持耐心。

      风险提示:宽信用政策加码、政府债券供给放量、机构赎回压力放大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