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ESG信息披露为例:中美欧ESG政策探究

程舟航 2024-09-14 08:03:34
机构研报 2024-09-14 08:03:34 阅读

报告要点

    环境、社会和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简称ESG)已成为各国企业和政府政策制定中的核心议题。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社会不平等问题的日益凸显,ESG 相关理念在21 世纪初迅速发展。如今,ESG 不仅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工具,也是衡量国家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

    ESG 概念在全球资本市场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加,投资者、监管机构和企业越来越重视ESG 信息披露的透明性和规范性。当前,全球范围内的ESG 信息披露标准仍处于多元化和区域化的发展阶段,不同地区和行业的标准不尽相同。目前全球ESG 信息披露的主要框架包括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GRI)、可持续发展会计准则委员会(Sustainability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SASB)、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Disclosures, TCFD)、国际综合报告委员会(International IntegratedReporting Council, IIRC)等。

    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市场,在ESG 领域已有着更成熟的监管框架和丰富的市场经验,尤其在ESG 监管政策、信息披露、投资实践等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体系。欧盟作为最早开始以立法强制要求公司披露ESG相关信息的地区,在司法实践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而美国由于党派纷争以及泛政治化的因素,ESG 相关概念在国内一直饱受争议。尽管如此,近年来美国地方各州,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简称SEC)及各大交易所依然对企业ESG 信息披露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以及金融体系接入国际标准,我国政府各相关部门、市场监管及交易所开始重视ESG 相关政策,并不断探索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ESG 信息披露标准和政策体系。

    我国ESG 的政策发展最早来源于环保部门对于部分行业的环境信息做出强制的披露要求。多部门统筹和顶层设计对ESG 政策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近20 年的发展,我国从立法机关、行政主管部门到交易所对不同市场主体都制定了相关强制和引导的可持续信息披露政策。

    风险提示

    本文基于政策环境客观回顾,本文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ESG 政策出台不及预期;市场对ESG 理念接受程度不及预期;投资机构实践ESG 理念不及预期等。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