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2Q24基金保有量点评:客群与货架匹配特征更加明显

机构研报 2024-09-15 16:52:18 阅读

  事件

      9 月13 日基金业协会披露2Q24 末基金代销机构保有量数据。

      评论

      债券基金增速反弹,支撑非货基金实现较快增长。2Q24 末Top100 机构非货基金保有量较年初增加3.7%、同比增加4.3%,其中银行、券商、平台机构非货基金保有量分别较年初+5.5%、-7.5%、+7.5%,除券商外增速均处于3Q22 年以来的较高水平。从全市场基金规模的增长情况来看,非货基金保有量的较快增长主要来自债券类基金。

      披露口径优化,保有量体现的三类代销机构客群与货架特征更加明显。

      1)首次披露股票型指数基金销售保有规模,券商占据明显优势。2Q24 末Top100 机构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量中券商占比57.0%,保有量规模排名前20 的机构中券商有13 家。但值得注意的是,券商非货基金的市场份额较年初下降2.2ppt,逆转了1Q23 以来的上升趋势。我们认为,以上现象源自券商客群风险偏好与权益基金产品的匹配度更高,以及券商在更接近二级市场交易的属性下主动选择被动产品作为权益投资中的相对低风偏产品推向客户,而2024 年上半年全市场规模增长最多的债券类基金并非券商的专长领域。若将视角放大到托管客户资产总规模,则大多负增长,主要原因在于货架天然缺少保障类产品(如存款和保险),无法满足该部分客户需求导致客户资金流失,同时较高比例的权益资产也使得资产市值下降。

      2)平台类机构非货基保有量市场份额较年初提升,同时股票指数型基金市场份额仅次于券商。2Q24 末,平台类机构代销非货、权益、股票型指数基金的市占率分别为34.8%、28.5%、32.0%,非货基金市占率较年初提升1.2ppt。平台机构的客户风险偏好处于券商与银行之间,同时对客户行为及市场变化较快的响应使得其能够及时推送符合客户主流偏好的产品。

      3)银行依靠债券及其他基金实现非货基金规模较年初5.5%的增长。一方面是市场下行期客户风险偏好较低、银行客群更甚的自然结果。另一方面是银行渠道中低风偏产品与存款之间存在明显比价效应,1H24 存款利率调降、禁止“手工补息”等都使得规模不小的资金从存款流向性价比更高的现金管理及固收类理财及基金。银行产品货架的全面性使得其可以维持相对更高的客户资产规模增速,市场波动期有更多的稳健产品可承接客户资金。但另一方面,适配这样的产品货架特征,银行的客群风险偏好亦是三类机构中更低的,市场下行周期权益类产品增长相对乏力,使得2023 年以来非货基金整体市占率持续走弱,至2Q24 方较年初回升0.8ppt。

      风险

      资本市场和居民风险偏好修复慢于预期,机构买方投顾转型不及预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