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专题:接下来 做平还是做陡?
8 月中旬以来,特别是8 月底以来,债市利率再度下行,其中国债,尤其是短期限国债下行更多、更快,其次是30 年国债。
哪些因素塑造了当前债市特征?
第一,8 月以来长债供给增加,机构交易则更青睐中短期限国债;第二,监管原因导致机构调整参与品种、期限;第三,机构跟着央行、大行“买短”;
第三,博弈降息,追求动态收益;
第五,从流动性分层角度考虑,非银或有影响,机构持有国债偏好进一步提升。
后续问题:曲线怎么看?策略如何布局?
由于资金利率相对较高,本轮债市几乎没有资金杠杆,市场在各自的合理空间内追求动态收益,短端下限似乎已经不受资金成本的约束,逻辑上可以进一步靠近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因为未来资金利率存在跟随降息下行的可能)。
所以,我们的判断和建议如下:
结合机构自身的监管要求与行为约束,选择做陡或者做平曲线,做陡的理论下限是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做平的下限在于央行最新的风险提示。
债市后续风险有二:第一,监管再度加强;第二,有力度的稳增长政策改变宏观预期。或许这两大风险提示会持续存在,但是市场会继续沿着基本面的逻辑前行。
风险提示:基本面变化超预期,增量政策超预期,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效果存在不确定性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