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周报:苹果IPHONE 16和华为三折叠手机发布 上海微电子极紫外相关专利公布

毛正/吕卓阳 2024-09-17 16:52:10
机构研报 2024-09-17 16:52:10 阅读

  上周回顾

      9 月9 日-9 月13 日当周,申万一级行业大部分处于下跌态势。其中电子行业下跌1.67%,位列第23 位。估值前三的行业为国防军工、综合、计算机,电子行业市盈率为38.64。

      电子行业细分板块比较,9 月9 日-9 月13 日当周,大部分电子行业细分板块处于下跌态势。其中,印制电路板、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品牌消费电子涨幅最大/跌幅最小。估值方面,模拟芯片设计、半导体材料、数字芯片设计估值水平位列前三,分立器件、电子化学品估值排名本周第四、五位。

      iPhone 16 全系支持苹果AI,华为全球首款量产三折叠手机

      美东时间9 月9 日周一13 点整,苹果举行名为“高光时刻”(Glowtime)发布会。本次发布会的重磅产品iPhone 16 全系列的芯片配置支持苹果的个人智能化系统AppleIntelligence,首批苹果的先进AI 功能最快下月上线。基本款iPhone 16 搭载的3 纳米工艺A18 芯片较前代速度大幅提升,iPhone Pro 搭载的A18 Pro 芯片速度更快、更高效,支持融合更快读取数据速度的4800 万像素摄像头。AppleWatch 提升了轻薄度、可见度,新增检测睡眠呼吸暂停健康功能。AirPods 大幅提升音质。基本款iPhone 16 的尺寸为6.1 英寸,iPhone 16 Plus 为6.7 英寸,起售价分别为799美元和899 美元。iPhone 16 Pro 起售价999 美元,Pro Max起售1199 美元,和基本款iPhone 16 一样,均本周五开始接受预订,9 月20 日上市。在国内时间的同一天,华为首款三折叠手机 —— Mate XT 非凡大师正式发布,19999 元起,将于 9 月 20 日 10:08 正式开售,是“全球首款量产三折叠手机”。华为 Mate XT 非凡大师三折叠手机提供瑞红、玄黑两款配色,以及 16GB+256GB、16GB+512GB、16GB+1TB 三个存储版本。新机厚度只有 3.6 毫米,配备 10.2 英寸“全球最大”手机折叠屏,后置镜头采用华为经典的星钻设计,镜头边框采用“独一无二”的岩脉纹理。首次实现了铰链内外弯折,搭载“华为天工铰链系统”。屏幕部分采用非牛顿流体材料,配有 5600mAh“全球最薄硅负极大容量电池”,电池厚度仅 1.9mm。支持 66W 有线快充、50W 无线快充,以及灵犀通信、天通卫星通话功能。搭载 50MP 1/1.56" 十档可变光圈主摄(F1.4~F4.0),以及 12MP 超广角 + 12MP 潜望长焦(5.5x)后置镜头。搭载多项 AI 图片功能,支持 AI消除、AI 扩图以及 AI 云增强。建议关注苹果及华为折叠屏产业链:立讯精密、领益智造、鹏鼎控股、歌尔股份、赛腾股份、中石科技、思泉新材、东睦股份、精研科技等。

      上海微电子 “极紫外辐射发生装置及光刻设备”的发明专利公布

      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23 年3 月9 日提交了一项名为“极紫外辐射发生装置及光刻设备”的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CN202310226636.7),并于9 月10 日正式披露。该发明专利针对当前极紫外(EUV)光刻技术中的关键挑战,即极紫外光产生过程中伴随的带电粒子(如锡碎屑)污染问题,提出了一种创新性的解决方案。这项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极紫外辐射发生装置及光刻设备,用于高效且简便地收集带电粒子以提高光刻设备中关键部件——收集器镜的使用寿命。该发明通过巧妙设计,利用电场约束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促进带电粒子被高效收集至电极板上,再利用氢自由基与带电粒子反应形成无害气体并排出系统,进一步净化了腔体环境;同时通入惰性气体在腔体内可形成稳定流场,以阻止带电粒子扩散至收集器镜,从而延长收集器镜的寿命。极紫外光刻技术作为当前及未来半导体制造工艺的核心技术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上海微电子在光刻技术领域取得的这一发明专利——“极紫外辐射发生装置及光刻设备”,不仅解决了极紫外光刻设备中的一大技术难题,对于推动我国乃至全球半导体制造技术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关注光刻机产业链:福晶科技、茂莱光学、波长光电、腾景科技、炬光科技、美埃科技等。

       风险提示

      半导体制裁加码,晶圆厂扩产不及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地缘政治不稳定,推荐公司业绩不及预期等风险。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