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定期报告:利率新低后怎么看

徐亮 2024-09-18 10:21:33
机构研报 2024-09-18 10:21:33 阅读

利率新低后怎么看

    在短端利率维度,从定价来看,1Y 存单和3Y 国开隐含的R007(1M)水平分别在1.80%和1.65-1.70%左右。在央行持续投放资金呵护流动性的情况下,整体资金面保持在宽松状态,虽然月底资金面可能还有波动,但预计央行还会继续呵护资金面,也存在降准等进一步宽松的可能性。这从定价上会使得下行偏慢的存单利率跟随短端利率走强,也不排除投资者在9 月末抢跑10 月资金宽松或者降息预期的可能性。

    另外,从需求端来看,近期农商行对于存单的买入意愿强烈,在农商行季度末有调仓需求的情况下,其对于存单的买入可能还会持续。另外,从境外机构角度来看,虽然近期其从套利角度买入存单等国内短债的超额收益有所下滑,但整体还是处于1%左右,其还存在继续买入存单的可能性。

    在短端国债持续偏强并维持低位的情况下,前期下行相对较少的存单和中短端信用均有补涨机会。

    从长端利率来看,其近期的下行速度略超预期,虽然逻辑上支撑长端利率继续下行,但在央行还未降准降息前,长端利率就突破前低并快速下行,这反映了投资者对于债市看好的信心较强。当前30 年国债利率突破2.2%,10 年国债利率也逼近2%关口,在长端利率于低位快速下行的情况下不建议轻易追涨,投资者当前可以继续持有长债,后续如果出现降准降息,不排除会是利多出尽的短暂止盈点,但在基本面和政策面没有变化前,债券利率的长期趋势不会改变,后续可以继续关注债市做多时点。而当前也可以额外关注赔率较高的债券补涨机会,例如20 年特别国债和部分信用债等。

    从曲线形态上来看,当前收益率曲线偏陡峭,符合政策宽松和央行卖长买短的方向,但由于短端国债利率明显偏低,整体国债收益率曲线可能有小幅变平的机会,参与做平的性价比不算强,但可以基于组合高久期和中长端相对赔率高,选择参与中长端补涨策略。整体组合建议短端信用+中长端利率+部分高赔率个券,久期维持在中性或略微偏高水平。

    择券思路上,静态来看,当前国债在7Y 左右的性价比较好,短债在5Y 较好;国开债在8-10Y 附近的性价比较好,短债在5Y 尚可;农发债在8Y 左右的性价比较好,短债在4-5Y 尚可;口行债在8-9Y 左右性价比不错,短债在4-5Y 尚可。(10 年及以内对比)具体从长端债券选择来看,因为央行对于长端利率的关注,当前10 年国开、10 年国债和30 年国债新老券利差均在0BP 附近波动或者轻微倒挂,如果采用交易思路买入10 年和30 年,依然建议选择活跃券。分别来看,在10 年国开维度,可以更多考虑240210;10 年国债方面,240011 可以优先考虑。30 年国债建议更多考虑2400004。另外,可以发现目前新券-老券的利差在小幅收窄,如果监管对于长端利率点位关注下降,那么这一利差会逐步下行。也可以考虑特别国债2400101,2400102 等机会。

    当前30 年利率已经下行至2.2%以下,10 年利率也接近2%,在央行进一步宽松之前,长债利率已经开始交易并快速下行,不排除后续宽松落地时是短暂的利多出尽时间窗口。但根据当前经济运行情况来看,债券利率的趋势性特征还未改变。

    20 年国债方面,此前政策对于长端利率的关注从10、30 年维度扩展到整体高久期品种,20 年国债的特殊优势因此减弱,30-20Y 利差已经接近0BP。20 年国债的赔率确实好一些,如果利率还有继续下行的可能性,结合其流动性,20 年国债可以小仓位参与。长端信用债也与之类似。

    在6-8Y 左右个券维度,建议可以考虑6-7Y 国债,例如240006 等;国开在7-8Y 左右相对更好一些,例如220205,220210,220215。但整体在中长端,7Y 左右国债性价比更高一些。

    中短端债券方面,可以考虑230015,230022,240001,240203,230415 等。另外如果从增厚角度来看,短端利率也可以考虑浮息债,例如DR007 的浮息债:240214、230214,近期固息债利率下行较多,凸显了浮息债的价值,目前浮息债隐含DR007 处于1.6%左右,后续可以观察资金水平中枢是否会下降至该位置。另外,如果短时间是降存量房贷利率,而不是降LPR,则LPR 的浮息债也可以考虑,例如240213、230213 等。

    风险提示

    经济表现超预期、宏观政策超预期、政府债发行超预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