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可选消费动态点评:极端天气影响 等待国庆观察窗口

机构研报 2024-09-18 14:57:08 阅读

  极端天气拖累出行需求,等待国庆观察窗口

      据交通运输部数据,24 年中秋假期首日及次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日均2.04 亿,相比19 年同期增长12.1%,相比24 年端午假期首日及次日日均12.5%的涨幅稍低,或主要由于极端天气影响。其中小客车/铁路/民航首日及次日日均相比19 年同期分别增长22.1%/20.7%/3.6%。物流方面,补库需求推动货运量价齐增。旅游餐饮方面,旅游热度平稳延续,出境游延续高增,团圆家宴提振聚餐热度。整体来看,我国探亲、旅游等因私出行仍具有韧性,国庆或将为更具代表性的观察窗口。

      航空机场:台风天气影响较为明显,还需观察是否推迟至国庆假期

    中秋假期三天,本身对于民航出行推动作用较小,叠加台风“贝碧嘉”影响较为明显,首日及次日民航旅客运输量分别为184 和142 万人次,相比19年同期分别+16.9%/-9.7%,日均为163 万人次,相比19 年同期仅增加3.6%,相比24 年端午假期前两日下降9.7%。航班量方面,中秋假期首日及次日我国客运航班量日均相比19 年同期下降8.4%(飞常准),运输量与航班量变动幅度存在差距,或由于极端天气下,航司更倾向于保留宽体机航班。我们认为民航因私出行或将推迟至国庆假期,需之后观察预售及实际落地数据。

      公路铁路:受台风天气影响,自驾景气度回落,但高铁彰显韧性

    中秋假期首日及次日,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小客车人员出行量为日均1.55亿人次,比19 年同期+22%。自驾出行景气度低于端午假期,主因华东地区受到台风“贝碧嘉”影响。小客车人员出行量在24 年春节/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假期首两日分别恢复至19 年同期日均的155/135/139/128/122%。中秋假期首日/次日,铁路日均客运量达到1709/1071 万人次,比19 年同期+29/+10%,景气度好于端午假期。尽管部分列车受台风影响,但高铁需求仍彰显韧性,或与探亲错峰出行有关。铁路客运量在24 年春节/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假期首两日分别恢复至19 年同期日均的144/121/123/119/121%。

      物流运输:“节前”补库存,货运需求释放

      中秋临近,补库需求推动货运量价齐增。9 月9 日至15 日,高速公路累计货车通行量环比增长6.13%至5804.8 万辆;铁路货运量环比增长2.1%至7755.6 万吨;邮政快递累计揽收量35.3 亿件,基本持平;累计投递量35.47亿件,环比+3%。中秋临近,节前消费叠加国庆备货,消费市场旺盛。同时“金九银十”到来,下游以化工、钢铁为主的非电行业逐步开工,补库需求释放。价格方面,公路货运整车运价环比上涨,9 月9 日至15 日,工业品及装备/大宗生产资料/生活消费品环比+11.6/+6.8/-2%至0.34/0.2/0.43 元/吨公里。(数据来源:交通运输部、G7 易流)。

      旅游餐饮:国内探亲、团圆场景为主旋律,出境游延续高增据飞猪《2024 中秋假期出游快报》(9.17,下同),24 年中秋假期(9.15-9.17)平台预订总量创年内三天小长假最高纪录,境内游人均预订量相比端午假期增长5%,出境游人均预订量与端午持平,旅游热度平稳延续。因节日“团圆”意义、日期临近国庆,短途度假、探亲等场景表现更优。假期内飞猪亲子周边游和青年返乡游累计订单占比近50%。出境游景气度不减,假期境外当地玩乐预订量恢复至19 年的129%,环比端午+20%。团圆家宴提振聚餐热度,9.15-9.16 海底捞全国门店接待人次超320 万,9.15-9.16 平均翻台达5.75 次(久谦),新加坡海底捞推出“中秋团圆捞”活动,同迎订单高峰。

      风险提示:居民消费疲软,假期出行不及预期,极端天气因素影响,市场竞争加剧,油汇波动。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