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周观点:美国货币政策预期阶段性转向 看好商品和中国资产
投资要点:
近期观点
1、大类资产反映特朗普交易正在快速转向哈里斯交易,美国货币政策预期转为宽松。长期看美国经济政策走向还是存在强不确定性。
2、全球制造业有企稳回升的表现,美国商品贸易逆差扩大,中国对发达国家出口环比改善。
3、美国经济对信用周期不敏感,对科技周期形成的商业格局更敏感。如果人工智能技术不能进一步为美国企业提供竞争优势,那么美国的经济政策可能进一步走向宽松,但与此同时美元信用恶化和滞胀压力将进一步显现,并有望加速中国复苏的节奏。滞胀压力的长期化,反映到商品价格易涨难跌,看好商品和中国资产。
4、如果人工智能技术不能进一步为信息技术产业带来较大增量需求,本轮全球半导体周期可能见顶。
5、从国内信用和微观数据看,财政政策正在加大力度且效果有显现,反映在内需相关的建筑和汽车等领域。
6、中国工业量价数据反映目前中游制造业表现出强烈的见底特征,且中游制造业利润在整个工业利润占比最大。美国货币政策预期改变有望加速中游制造业的利润改善。
7、美联储如果选择连续大幅降息,或意味着大国博弈的情况中长期改善。
8、结合中美来看,短期影响中国经济总量的两大因素财政和出口正在环比改善,中长期看中国制造业的供给格局有望持续改善。中国更长周期的复苏和价格改善节奏和美国下一步的经济政策有关。
9、中国市场有望见底回升,高端制造业阶段性表现或更优。红利风格收缩反映市场的成长和价值估值的再平衡进入尾声,成长与价值估值基本接近均衡。市场在下一阶段或更重视分子端。制造业周期见底,只要有需求端改善,将重点指引分子端行情。美债利率下行或将利好非美国家资本开支扩张。制造业和资源两个板块的宏观特征都是美国货币政策触发信用扩张,差异在于中国全球化的进程和美国对中国全球化的阻碍。
10、重点看好:汽车锂电,风光出海,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领域制造业龙头,医药,家电,工程机械,黄金。
风险提示
全球制造业复苏受阻;中美关系改善不及预期;美国地产市场不健康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