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利策略跟踪周报:市场具备一定反弹条件 期待更多稳增长政策出台
一、市场结构:经济数据持续疲软,期待出台更多稳增长的积极政策
近期我们一直强调,对国内经济复苏的预期才是影响当前市场最主要矛盾,考虑到经济数据整体偏弱,市场目前可能仍不具备反转的充分条件。
最新一周(2024.09.09-2024.09.13)市场延续弱势,再度呈现普跌格局,其中万得全A指数下跌2.00%,中证红利指数下跌3.67%、申万绩优股指数下跌2.73%,跌幅居前。
主要因为最新披露的8月份主要经济数据依旧偏弱,其中1-8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长3.40%、1-8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10.20%、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10%、按美元计8月进口金额同比增长0.50%、8月规模以上工业值同比增长4.50%,各项主要经济均有一定程度不及预期的情况,其中消费数据和进口数据表现更弱,说明需求不足的问题更为突出。
展望后市,积极的因素在于美联储9月份议息会议在即,我们还是认为美联储选择降息的概率更高;另外我们看到港股率先出现了反弹,可能一定程度缓解市场的悲观情绪。
客观看市场具备了一定的反弹条件,但是我们期待在稳增长方面,看到更多积极的政策出台,进一步稳定市场的预期。
最新一周中证红利指数下跌3.67%领跌市场,主要受到市场偏弱环境拖累,以国有大行、水电龙头为主的高位高股息标的出现了一定补跌,但中期看无风险利率下行的趋势并没改变、以中证红利指数为代表的红利资产股息率仍处于高位,我们重申高股息驱动的红利投资逻辑没有改变,调整过后将带来更好的投资价值。
二、股息率:股息率回升至5.57%,投资吸引力进一步提升
最新一周(2024.09.09-2024.09.13)中证红利指数股息率(近12个月)由5.30%继续回升至5.57%,主要因为近期高股息资产股价出现明显调整。另外确定2024年中报分红的公司数量达671家,远超过去年中报分红数量的195家,创出新高。从中报分红公司的数量上看,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力度的趋势依旧明显。
从高股息的逻辑看红利股的机会,我们认为以中证红利指数为代表的高股息资产配置价值依旧凸显。历史数据看,当中证红利指数股息率高于4%的时候,通常都是较好的机会区,目前5.57%的数值显著高于4%的水平,并且投资吸引力进一步提升。
三、股债收益率对比: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快速走低跌破2.10%
截止9月13日,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快速回落至2.09%,距离2.00%仅有一步之遥,我们还是强调,在经济数据整体偏弱的背景下,国内利率水平下行的趋势更高,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00%也并非没有可能。
外部看,北京时间9月19日凌晨,美联储即将公布利率决议,考虑美国通胀数据趋势向好、同时8月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14.20万人低于市场预期的16.5万人,我们认为美联储9月份降息的概率更高,国际黄金价格持续走强可能也隐含了美联储的降息预期。届时将有利于国内无风险利率的下行,进而增强高股息驱动红利投资的逻辑。
历史看,中证红利股息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于1.5的时候,中证红利指数通常处于较好的机会区,小于1的时候通常风险更大。截止9月13日,中证红利指数股息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67倍,显著高于1.5倍的水平,同样说明以中证红利指数为代表的高股息资产配置价值较高。
四、交易拥挤度:成交额相对市场整体保持良性水平
最新一周(2024.09.09-2024.09.13)中证红利指数日均成交额约为286亿元,相对上周的331亿元继续缩量,主要跟随市场出现同步缩量。
中证红利成交额/万得全A成交额最新一周的均值约为5.52%,相对上周的5.59%小幅下降,但是仍然高于历史均值4.04%的水平,相对市场来看,成交额目前依旧保持相对良性的水平,且没有短期交易拥挤信号的产生。
四、交易拥挤度:换手率指标没有短期交易过热情况出现
最新一周(2024.09.09-2024.09.13)中证红利指数日均换手率约0.22%,相较于上周的0.26%小幅回落。
从中证红利换手率/万得全A换手率来看,超过30%以上可视为短期交易过热的预警信号,低于历史均值达到一定幅度可视为交易热度需要修复的信号。最新一周均值为17.08%,再度回落到历史均值19.74%的下方,暂时没有出现交易过热的情况。
五、估值:PE分位数回落到30%下方
截止9月13日,中证红利指数PE(TTM)为6.67倍,对比上证50为9.52倍、沪深300为10.78倍、万得全A为14.77倍;从PE分位点看处于过去10年约28.24%的分位数水平。
截止9月13日,中证红利指数PB约为0.69倍,对比上证50为1.04倍、沪深300为1.17倍、万得全A为1.15倍;从PB分位点看处于过去10年约16.08%的分位数水平,距离历史中位数1.01的空间进一步拉大。
从估值角度看,从横向与其他指数对比,以及纵向与历史对比,中证红利指数目前仍然具有比较优势。
六、总结及风险提示
总结:
近期我们一直强调,对国内经济复苏的预期才是影响当前市场最主要矛盾,考虑到经济数据整体偏弱,市场目前可能仍不具备反转的充分条件。最新一周市场延续弱势,市场再度呈现普跌格局,其中万得全A指数下跌2.00%。
主要因为最新披露的8月份主要经济数据依旧偏弱,各项主要经济均有一定程度不及预期的情况,其中消费数据和进口数据表现更弱,说明需求不足的问题更为突出。
展望后市,积极的因素在于美联储9月份议息会议在即,我们还是认为美联储选择降息的概率更高;另外我们看到港股率先出现了反弹,可能一定程度缓解市场的悲观情绪。客观看市场具备了一定的反弹条件,但是我们期待在稳增长方面,看到更多积极的政策出台,进一步稳定市场的预期。
最新一周中证红利指数股息率(近12个月)由5.30%回升至5.57%,另外确定2024年中报分红的公司数量创出新高,说明高股息优势所带来的投资吸引力进一步提升。
截止9月13日,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快速回落至2.09%,距离2.00%仅有一步之遥;北京时间9月19日凌晨,美联储即将公布利率决议,我们认为美联储9月份降息的概率更高,届时将有利于国内无风险利率的下行,进而增强高股息驱动红利投资的逻辑。
最新一周中证红利指数领跌市场,主要受到市场偏弱环境拖累,以国有大行、水电龙头为主的高位高股息标的出现了一定补跌,但中期看无风险利率下行的趋势并没改变、以中证红利指数为代表的红利资产股息率仍处于高位,我们重申高股息驱动的红利投资逻辑没有改变,调整过后将带来更好的投资价值。
风险提示:
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若后续地产销售持续低迷、投资等数据难以恢复增长,导致经济复苏的态势显著低于市场预期,可能会影响市场整体风险偏好,进而带来指数承压的风险。
海外美联储宽松节奏不及预期的风险。如果美国经济持续保持韧性,就业数据、消费数据等经济数据表现持续超预期,则可能打乱美联储降息的预期,进而可能导致全球流动性宽松不及预期,带来国内权益市场承压的风险。
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的风险及其它风险。2024年为全球大选年,选举结果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存在加剧全球地缘政治动荡的风险;以及其它可能的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