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策略:科特估:扬帆远航、拥抱未来

陆灏川/王胜/楼金灏 2024-09-19 11:30:15
机构研报 2024-09-19 11:30:15 阅读

科创定位之高史无前例,企业是核心执行主体。在刚刚审议通过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与科技创新强相关的“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篇章分别被排在第三、第四位,定位之高前所未见。与此同时,全文中“科技”一词的词频,也从十年前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稿中的9 次,大幅上升至这次的52 次。

    《决定》稿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如果说在产业链占据枢纽位置、现金流充裕的央企巨头,更擅长“饱和式”投入下的“追赶式创新”;那么面向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前沿科技领域,进行从0 到1 的“开拓式创新”,则明显依赖激励机制更灵活、人才密度更集中的中小科创企业。

    所谓“科特估”即科技企业特色估值体系,需要回答三个问题:

    『1』“科”指什么?—— 聚焦9 大新兴产业+9 大未来产业。我们认为,值得重估的科创资产所具备的典型特征是:虽然前期研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可一旦得到突破,就能帮助中国在全球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并带给投资者丰厚的回报。具体而言,国家统计局在《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23)》明确了战略新兴产业的9 大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航空航天、海洋装备九大产业。工信部等也在印发的《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定义了9 大未来产业: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未来显示、未来网络和新型储能。

    『2』哪里“特”?—— 打通金融服务科创的堵点。科技创新天然具备高风险、高回报的收益特征,这与我国当前银行体系主导下、债权融资为主的金融供给体系存在错配。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习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并在2018 年11 月5 日的首届进博会上宣布设立科创板。然而,多重因素共振导致风险偏好持续回落,导致一二级市场估值持续倒挂,使得“募投管退”的循环不再通畅,投资者面临退出难、回报低的窘境,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也面临枯竭。从这个角度看,重估科创资产,不仅是对当前过度悲观风险偏好的纠偏,也有助于重新理顺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机制。本次《决定》稿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而“科特估”正是其关键一环。

    『3』怎么“估”?—— 基本面探底、性价比凸显,期待高质量并购潮。截止2024 年中报,科创板整体营收累计增速环比Q1 下行2pct 至2.7%,扣非净利润累计增速延续弱势为-25.1%,基本面还在探底中。

    然而,其估值已经充分反映了悲观预期,跌出了性价比:截止2024 年8 月20 日,科创50 指数的PB 只有3.21,处于历史2.3%分位数;PS 只有3.06,处于历史极端低值。此外,2024 年6 月19 日,中国证监会发布“科八条”,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开展产业链上下游的并购整合。并提出丰富并购重组支付工具等具体手段。我们判断,在IPO 显著降速的背景下,并购重组将成为一级市场科创项目退出的优先渠道,也将是科创板头部企业购入优质资源、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的绝佳契机。随着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问题的逐步解决,标杆性案例的落地,叠加并购潮的涌现,有望成为科创板风险偏好提升的有力催化。

    稀缺的高回报资产+全球流动性拐点在即,布局科创就在当下。如果说,“中特估”由于其基本面韧性,在这个不确定的宏观环境中获得了巨大的确定性溢价。那么,“科特估”所代表的高风险资产,或许承担了过度的折价。其实随着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时代,这类有巨大想象空间的公司实际上是非常稀缺的高回报选择。此外,在即将到来的9 月议息会议上,全球流动性拐点有望确认,将有力提振那些依赖外部融资的中小科技公司估值,也有望带动科创板风险偏好回升。

    自下而上,我们也梳理了科创板各领域10 家优质公司的亮点。【1】中芯国际:晶圆制造规模/技术双领先,业绩指引超预期;【2】百利天恒:创新药研发实力强劲,授权出海创纪录;【3】中微公司:刻蚀设备国产替代领军,新签订单加速放量;【4】柏楚电子:激光控制系统领军者,盈利能力突出;【5】中控技术:工业自动化领先,工业AI 出海前景光明;【6】传音控股:新兴市场手机之王,远期成长空间广阔;【7】凯赛生物:合成生物制造代表,招商局助力应用落地;【8】萤石网络:云平台+智能家居构筑核心优势;【9】晶科能源:TOPCon 技术引领者,行业低谷后反转可期;【10】中科星图:卫星遥感领军企业,产业应用日趋成熟。

    风险提示:『1』科创板政策落地节奏延后。『2』宏观经济偏弱持续压制风险偏好。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