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FOMC会议点评:美联储超预期显著降息 或暗示“硬着陆”风险加大
当地时间9 月18 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下调50bps 至4.75%-5.00%,这是自2022 年3 月美联储启动本轮紧缩周期以来首次降息。2022 年3 月至2023 年7 月,美联储累计加息11 次,幅度达525 个基点,而后连续八次会议保持利率目标区间不变。
超预期的降息幅度背后,或暗示美国经济“硬着陆”概率上行美联储2024 年9 月会议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下调50bps 至4.75%-5.00%,幅度超出市场多数预期,根据彭博会议前的调查显示,113 名分析师中仅9 位预测利率下调幅度达50bps。本次议息会议声明主要变动如下:1)对通胀持续回归2%目标的信心有所增强,新增“has gained greater confidence that inflation……”;2)双重使命的重心向就业市场倾斜,将就业增长放缓的描述由“moderated”改为“slowed”,并新增“supporting maximum employment” (坚定承诺支持充分就业);3)并非所有成员投票支持降息50bps,美联储理事Bowman 倾向于降息25bps。与此同时,本次会议更新了经济预测摘要:点阵图显示,2024/25 年末的利率预测中位数分别由6 月的5.1%/4.1%下调至4.4%/3.4%,如果以25bps/次的幅度计算,对应年内和明年分别还有2 次和5 次降息,对中性利率的预测继续上调0.1pct 至2.9%;经济数据方面,下调年内实际GDP 增速预测0.1pct 至+2.0%,下调2024/25 的核心PCE 同比预测0.2/0.1pct 至2.6%/2.2%,上调2024/ 25/ 26 的失业率预测0.4/0.2/0.2p c t至+4.4%/+4.4%/+4.3%。
50bps 的首降幅度是美联储不落后于曲线的承诺,同时或也暗示了美国经济放缓程度的上升。谈及50bps 的降息幅度时,鲍威尔表示可将此视为美联储不甘落后于曲线的承诺,并称其为降息周期开了一个良好而有力的头,背后或主要出于两点考虑:一方面,与会前的市场参与者对未来降息幅度的定价远领先于美联储6 月的官方点阵图;另一方面,鲍威尔提到,如果决策者在上次会议时就知道7 月份就业报告的疲软,他们在当时就极有可能降息。当然,更重要的是,这进一步确认了对于美联储而言,增长放缓的风险已经超过了通胀上行风险,即失业率的上升、新增就业的显著滑落更令其担忧,在发布会中鲍威尔对近期就业增长情况的描述为 “a notable step down”(显著下降)。至于通胀方面,房租分项推升8 月份核心CPI环比超出市场预期,但当下显然并不足以改变美联储对通胀回归2%目标的信心,鲍威尔表示租金的回落需要时间来体现,但回落的趋势是毋庸置疑的,并同时表达了通胀率的回落正是前期紧缩货币政策带来的红利。在货币政策的前瞻指引上,美联储仍然维持“数据依赖”、“一会一议”的基调,否认了50bps 是未来会议的常规降息步调,后续降息节奏将基于数据可快可慢(we will move as fast or as slow)。
综合会议增量信息,我们维持判断,美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依然在上行通道,预计11 月附近确认“硬着陆”概率约60%~70%。我们曾提到,可以通过观察9 月美联储降息幅度,来辅助判断美国经济放缓的程度,眼下50bps 降息的兑现或也侧面暗示了美国经济“硬着陆”概率的上升。考虑到本次会议进一步确认了劳动力市场的下行风险,我们提示继续关注三个维度的指标:①失业率-自然失业率缺口、②萨姆法则、③全球经济景气,这将关乎到美联储后续会议的降息节奏。
配置建议
(一)黄金:虽然短期受降息落地影响阶段性兑现涨幅,但随着“硬着陆”风险加剧其上行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历史经验显示,美联储首次降息前后,除黄金以外大宗品偏谨慎,随着后续美国劳工数据进一步走弱,黄金将继续受益于实际利率下行及美元走弱的“双向”驱动;(二)医药(尤其创新药):同样受益于美联储宽货币的开启,历次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后,无论A 股还是港股的创新药均存在上涨机会且具备超额收益;(三)美债:降息周期开启,中期维度内的中枢下行趋势仍然确定,短期或有反弹风险;(四)美股:“弱经济”预期影响下,美股大概率再次开启调整。
风险提示
美国通胀二次反弹风险,令美联储加息力度再次超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