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点评:央行新增的5000亿政府债权 可能是什么?
央行资产负债表中对政府债权科目增加5000 亿元,但央行公布的公开市场国债买入仅有1000 亿元,多出约4000 亿元有待是什么呢?8 月央行资产负债表科目中对政府债权科目增加5071 亿元,而根据央行在8 月30日发布的《国债买卖业务公告[2024]第1 号》中披露,全月净买入债券面值为1000 亿元,对政府债权科目比央行披露的净买入多增约4000 亿元,二者为何产生差异呢?
不论是央行借券,还是央行买卖债券,如果入表,则会在资产负债端同时体现,因而需要同时观察央行资产负债项目变化,甚至与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科目对比,来分析央行8 月对政府债权增加的具体原因是什么?需要说明的是,会计记账的差异不能够对此进行有效解释。如果央行买入债券入表,那么卖出债券同样会入表,因而不太可能因为实际净买入1000 亿元,而会计记账为资产增加5000 亿元。我们结合央行7 月初宣布可能于近期借券,结合借券和央行卖券操作,对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尝试进行解释。
央行借券,如果入表的话,可能在资产端增加对政府债权,而在负债端增加其他负债。央行向商业银行借券,则体现为资产端对政府债权的增加,而对应的负债端增加,可能体现为其他负债的增加。8 月央行资产端对政府债权增加5000 亿,扣除公开市场国债净买入1000 亿之后,还有4000亿有待解释部分。同时,央行负债端其他负债在8 月增加4802 亿元。因而我们推测央行可能在8 月借入了4000 亿元债券,并在负债端增加了4000 亿元其他负债。
进一步,考虑到央行借券为长期国债,并存在卖出可能,而买入则为短期国债,因而,进一步的,我们认为存在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央行买入1000 亿短期国债,借入4000 亿长期国债,并且尚未卖出。这种情况下,央行通过公开市场买入1000 亿元国债,加上借券的4000 亿元,合计增加了5000 亿元国债,这部分债券在月底继续留在央行资产端。同时,在负债端央行增加了4000 亿元其它负债,以及1000亿元货币投放。
第二种情况,央行买入5000 亿元短期国债,借入4000 亿长期国债,并通过公开市场全部卖出。这种情况下,央行通过公开市场买入5000 亿短期国债,并卖出4000 亿长期国债,则通过公开市场净买入国债1000 亿元。而央行实际获得的国债为买入5000 亿短债,借入4000 亿国债并卖出,到月底增加国债5000 亿元。对应的负债端增加4000 亿元其他负债,并产生1000 亿元货币投放。
第三种情况,介于前两种情况之间,即央行借入4000 亿长期国债,但并未全部卖出,卖出A 亿元长期国债,并买入A+1000 亿元短期国债,A位于0 和4000 之间。
不论是那种情况,将央行和一级交易商合并来看,这些操作并未改变其总体持有的长债筹码,而结合当前收益率曲线形态,监管对长债的管控力或有所减弱。由于借券是针对一级交易商,而央行通过公开市场买券也是针对一级交易商。因此,将一级交易商和央行合并来看,央行操作并未改变总体债券持仓。而大行在二级市场持续卖出长债,买入短债,结果来看是减少了央行和大行合并的长债持仓,增加了短债持仓,同时提升了期限利差。这一方面降低了监管对长债的管控力,另一方面,增加了市场机构对长债的配置力度。进一步提升了长债性价比,建议继续保持长债仓位。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超预期,金融监管超预期,海外衰退超预期,测算过程存在误差。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