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行业周报:医疗领域扩大开放 有助激发民营医疗活力

蒋栋 2024-09-20 14:11:17
机构研报 2024-09-20 14:11:17 阅读

核心要点:

    上周医药生物下跌-2.55%,位列申万一级行业第20 位上周医药生物报收6155.55 点,下跌2.55%,涨幅排名位列申万31 个一级行业第20 位。沪深300 指数下跌2.23%,医药跑输沪深300 指数0.32%。

    申万医药生物二级子行业医疗服务II 报收3839.71 点,上涨0.96%;中药II 报收5525.35 点,下跌5.83%;化学制药II 报收8913.90 点,下跌1.44%;生物制品Ⅱ报收5113.23 点,下跌2.89%;医药商业Ⅱ报收4152.74 点,下跌6.72%;医疗器械Ⅱ报收5359.33 点,下跌2.52%。细分板块来看,医疗服务表现较好。

    从医疗服务板块公司的表现来看,表现居前的公司有:南模生物(+12.9%)、澳洋健康(+10.8%)、睿智医药(+10.0%)、新里程(+7.6%)、康龙化成(+7.3%);表现靠后的公司有:诺泰生物(-9.0%)、诺禾致源(-4.2%)、美年健康(-4.0%)、ST 中珠(-3.8%)、泓博医药(-3.6%)。

    医疗服务板块PE(ttm)23.82 X,PB(lf)2.14 X当前申万医疗服务板块PE 为23.82 X,近一年PE 最大值为36.83 X,最小值为20.88 X;当前PB 为2.14 X,近一年PB 最大值为4.41 X,最小值为2.06 X。医疗服务板块PE(ttm)较前一周上升了0.34 X,PB(lf)较前一周上升了0.03 X。从近10 年来看,医药行业估值位于历史分位的13.60%,医疗服务板块估值位于历史分位的3.50%。

    医疗领域扩大开放,有利国内诊疗水平提高

    近日商务部、国家卫健委、国家药监局等三部门明确医疗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工作。其中,在生物技术领域,自通知印发之日起,在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允许外商投资企业从事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以用于产品注册上市和生产,并表示所有经过注册上市和批准生产的产品,可在全国范围使用。在独资医院领域,拟允许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苏州、福州、广州、深圳和海南全岛设立外商独资医院(中医类除外,不含并购公立医院)。核心观点:(1)将缓解相关领域企业投融资问题及为病人提供更多治疗手段。(2)体现我国在医疗领域进一步开放的决心,同时也体现谨慎与安全。(3)高端诊疗需求将会进一步被满足,良性竞争有利于医院治疗水平提高。

    本周观点

    近日商务部、国家卫健委、国家药监局等三部门明确医疗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工作体现了政府进一步开放医疗领域的决心,有利于促使更多海外相关医学技术及医院服务引进国内从而提高我国医疗水平,也有利于促进我国民营医疗机构发展激活民营高端医疗需求。

    整体板块看,年初以来医药板块持续回调,尤其细分医疗服务下跌超40%, 板块回调较充分且具备估值优势,我们维持医疗服务行业“增持”评级,建议关注高成长及预期改善两大方向,具体而言:(1)高成长细分方向:

    医药外包服务中的临床CRO、ADC CDMO、减肥药产业链多肽CDMO,民营医疗中的眼科医疗服务及有望迎来利润拐点的综合医院。(2)预期改善方向:随着新冠高基数影响消除,盈利能力有望逐季改善的第三方检验医学实验室。

    风险提示

    政策变动不确定性;创新药研发投入不及预期;行业及上市公司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