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半年财政政策执行报告点评:积极财政如何发力
事件
2024 年8 月30 日,财政部发布《2024 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
主要观点
特殊因素导致财政收入同比下降,可比仍然正增长。
2024 年上半年公共财政收入同比下降2.8%,收入同比下降是因为2022 年制造业中小微企业部分缓税在2023 年前几个月入库抬高了基数,以及2023 年年中出台的4 项减税政策对2024 年财政收入形成翘尾减收,扣除这些特殊因素后财政收入可比增长1.5%。年初两会预算中2024 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同比增长为3.3%,而1-7 月累计同比下降2.6%,距离预算目标仍有一定的差距。
财政支出后续或加码以完成两会预算目标。
另外,公共财政支出2024 年1-7 月累计同比增长2.5%,较1-6 月的2.0%有所提升,但是距离年初两会制定的预算目标4.0%还有一定的差距。从绝对金额看,1-7 月公共财政累计支出15.55 万亿,距离全年支出预算目标28.55 万亿,仍有13 万亿的差距。我们认为后续财政支出会进一步加码。
卖地收入大幅下滑,政府性基金收入距离预算目标较大。
政府性基金账本中,2024 年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为7.08 万亿,同比增长0.1%。但是1-7 月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仅为2.33 万亿,累计同比下降18.5%,距离全年目标尚有较大差距。我们认为主要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这块收入大幅下滑所致, 1-7 月同比下滑22.30%。
特别国债与地方专项债上半年发行金额不及全年额度一半,后续发行或加速。
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中,1 万亿特别国债上半年发行2500 亿,3.9万亿地方政府专项债上半年发行1.49 万亿,发行进度均不到各自额度的一半,我们认为下半年两种债券发行会有所提速。
政府性基金支出18.6%的同比增速较难实现。
由于年初两会政府性基金支出的预算目标是18.6%,而1-7 月累计同比下降16.1%,两者差距较大,我们认为政府性基金收入全年可能无法达成预算目标0.1%,进而导致支出项的预算目标18.6%难以完成。
特别国债资金支持下,制造业投资有望保持高增长,部分商品消费有望迎来改善。
特别国债中有3000 亿左右用于重点领域设备更新与地方消费品以旧换新。重点领域主要为新能源公交车及电池、高能耗的老旧农业机械等。消费品则集中在家电、乘用车、电动自行车、房屋改造装修材料等。我们认为这有助于保持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购置以及制造业投资同比的高增长,同时家电、建筑装潢材料、汽车等商品消费增速可能在未来迎来改善,进而有望改善整体社零增速。
稳内需方面,财税引导促进消费平稳增长,政府投资牵引扩大社会有效投资。
稳消费方面,除了3000 亿特别国债支出“两新”,还有改造升级县乡村商业网络体系和农村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在首批20 个试点城市启动城乡融合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在首批70 个县城补齐农村地区公共充换电设施短板等。
带动社会有效投资方面,除了用好各类政府债券,还需要安排中央预算内资金,2024 年为7000 亿元,比2023 年增加200 亿元,上半年已下达3347 亿元。
改善民生首要提到的就是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首先,加大援企稳岗力度,通过中央财政下拨就业补助资金667.43 亿、降低失业保险费率等措施支持企业稳岗。其次,针对高校毕业生、贫困农民工、零就业家庭成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发放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和扩岗补助等。最后,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财政政策展望:加大财政实施力度,以及基层三保、化债、财税改革。
针对下一阶段的财政政策,加大财政实施力度以支持“两新”工作、支持“两重”建设,落实税收优惠等。并提到三个重点:兜实基层“三保”、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防范地方债务风险。
风险提示
经济下行压力增加;
降息或降准的时间不确定;
美联储降息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