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财政数据解析:财政收支形势依然严峻 关注政策提质增效
核心观点
财政部于9 月20 日公布的8 月财政收支数据显示:1-8 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7776 亿元,同比下降2.6%,扣除去年同期中小微企业缓税入库抬高基数、去年年中出台的减税政策翘尾减收等特殊因素影响后,可比增长1%左右。 我们认为,综合考虑超长期特别国债年内相对平滑发行、8 月份以来新增专项债发行节奏边际加快,预计未来已部署财政政策逐步落地有助于推动政府性基金支出改善,但卖地收入不足的矛盾短期较难有效化解。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 月同比降幅边际走阔,负增长主要系基数效应扰动8 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113 亿元,同比下降2.8%,降幅较7 月有所扩大。
数据显示,1-8 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7776 亿元,同比下降2.6%,扣除去年同期中小微企业缓税入库抬高基数、去年年中出台的减税政策翘尾减收等特殊因素影响后,可比增长1%左右。 分中央和地方看,1-8 月,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361 亿元,同比下降6.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82415 亿元,同比增长0.4%。分税收和非税收入看,1-8 月,全国税收收入121059 亿元,同比下降5.3%;非税收入26717 亿元,同比增长11.7%。
我们认为,由于2023 年财政收入基数高,2022 年制造业中小微企业部分缓税在2023 年前几个月得以入库,抬高了2023 年一般公共预算的收入基数。其二是2023年中出台的减税政策对2024 年的减收影响。比如,2023 年8 月开始实施了减半征收证券交易印花税,这就会使2024 年前8 个月执行的低税率对应2023 年同期相对较高的税率。又如,2023 年年中出台了对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收加计抵减,提高部分行业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的政策也属于这种情况。我们预计,扣除上述特殊因素影响后,税收收入有望继续保持可比口径下的正增长。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 月同比增速转负,未来需观察财政扩张的强度8 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435 亿元,同比下降6.7%,较7 月增速由正再度转负。数据显示,1-8 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3898 亿元,同比增长1.5%。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24600 亿元,同比增长9.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9298 亿元,同比增长0.3%。 我们判断,未来中央财政支出或延续偏强态势,特别是在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进程中,随着中央层面谋划更多事权,中央 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的增速或保持高于地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我们预计,后续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将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的要求,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财力保障,将财政资金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
从理论上看,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是指国家财政将筹集起来的资金进行分配使用,以满足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需要。主要包括: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节能环保、城乡社区、农林水、交通运输、资源勘探信息等、商业服务业等、金融、援助其他地区、国土海洋气象等、住房保障、粮油物资储备、债务付息、债务发行费用等方面的支出。
据我们测算,1-8 月财政支出已完成全年预算进度的60.91%。从结构来看,社会保障和就业、债务付息支出进度较快,分别达到了68.27%、64.54%,均高于同期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进度,我们认为,社保就业支出较快符合预期,主要反映经济渐进修复的环境中,兜牢“三保”仍是财政支出的重要方向。另一方面,我们认为债务付息支出较快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反映,主要是赤字范畴下国债、地方政府一般债付息规模在攀升。近年来,保持相对较高的赤字规模来加强跨周期调节、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国债、一般债规模上升较快。
政府性基金收支:卖地收入待回升,关注特别国债形成实物工作量考虑到人口结构、新型城镇化等因素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或已进入趋势性下降通道,完成全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目标难度较大。根据国务院提出的2024 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2024 年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0802 亿元,增长0.1%,加上超长期特别国债收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务收入、上年结转,收入总量为120194 亿元;支出120194 亿元,增长18.6%。 1-8 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6821 亿元,同比下降21.1%。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917 亿元,同比增长6.9%;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23904亿元,同比下降23.5%,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0218 亿元,同比下降25.4%。
地方财政总体表现为紧平衡状态,政府性基金支出相对较慢。1-8 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48171 亿元,同比下降15.8%。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支出1868 亿元,同比增长22.2%;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46303 亿元,同比下降16.9%,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27873 亿元,同比下降10.1%。
综合来看,8 月广义财政收支情况边际走弱。据我们测算,8 月全国广义财政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之和)同比下降约12.3%(前值-8.3%),8月广义财政支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和政府性基金支出之和)同比下降约8.8%(前值3.7%),对应的广义预算赤字(广义财政收入与广义财政支出之差)为9739 亿元(前值1391 亿元)。
我们再次强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使用进度与政府性基金支出关联度较高。由于超长期特别国债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不计入赤字,我们建议后续重点关注超长期特别国债对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的贡献。事实上,超长期特别国债已于2024年5 月开始发行。我们关注到,5 月13 日财政部发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例会,从5 月中旬起平滑发行,从投向来看,重点聚焦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粮食和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等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此外,5 月13日李强总理在支持“两重”建设部署动员视频会议上强调“发行并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高质量做好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各项工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我们重点提示,近期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边际加速,但仍需要重点跟踪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的发行进度。据我们测算,按照已经披露的地方债发行计划(2024年9 月20 日更新),9 月新增专项债将达到109 只,规模为3620 亿元,对应1-9月累计发行规模或突破29334 亿元(占全年新增专项债额度的75.2%)。更重要的是,我们认为专项债资金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将不断优化调整,将更多新能源、新基建、新产业领域纳入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同时,政策层指导地方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点投向领域做好专项债券项目储备工作,严格落实专项债券禁止类项目清单,从项目成熟度、融资收益平衡、资金使用合规性等方面对项目加强审核把关,提高项目储备质量。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大国博弈超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