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周聚焦:增量政策的时点与节奏

姚佩/丁炎晨 2024-09-23 08:26:08
机构研报 2024-09-23 08:26:08 阅读

  四季度政策因子权重加大,国内三个重要政策时点,关注10-11 月稳增长发力窗口及25 年总量部署,海外关注美联储降息进程及美国大选靴子落地。三种假设推演:1、短期强刺激:财政和货币大幅双宽,市场或迎反转;2、中性稳增长:围绕地产、三中、特别国债,市场或企稳反弹;3、政策定力足:更多政策工具等待经济工作会议和明年“两会”后部署,市场仍需耐心等待。我们倾向于沿着中性稳增长路径演绎,但不排除短期强刺激的概率。行业配置维持现金流稳定的红利+低估值成长的估值修复,红利关注石化、家电、教育出版、港口、银行等;成长估值修复关注电子、通信、电力设备、医药等。

      未来六个月三个重要政策时点

      国内三个重要政策时点,关注年内稳增长发力及25 年总量部署:①四季度即刻发力稳定24 年增长目标:10 月政治局会议&10-11 月货币降息预期&人大常委会财政增量。②展望25 年总量部署:12 月经济工作会议判断经济形势并部署来年政策取向。③25 年总量政策的量化落地:明年3 月全国“两会”制定全年经济工作目标。

      海外关注美联储降息进程及美国大选靴子落地:①年内及25 年降息前瞻:11、12 月两次议息会议的降息动作&鲍威尔讲话指引。②美国大选靴子落地:11 月美国总统大选落幕,关注新任总统上台后的政策部署。

      年内政策路径的三种假设推演

      1、短期强刺激:如果基本面下行趋势延续,引发预期进一步回落,政策短期或强刺激,发力点主要是财政和货币的大幅双宽,其中财政可能大规模增发特别国债,货币可能通过大幅降息加大宽松力度。市场或迎来反转,掣肘在于安全与发展的权衡。2、中性稳增长:围绕地产的政策发力,推进三中部署落地,增发特别国债,政策力度适中,市场形成趋势性反转的概率不大,更多可能出现阶段性的企稳反弹。3、政策定力足:更多政策工具等待12 月经济工作会议和明年3 月“两会”后部署,市场仍需耐心等待反弹信号。

      我们倾向于政策沿着第二种中性稳增长的路径演绎,但也不排除下行压力加大时短期强刺激的概率。

      财政发力的受益方向&三季报前瞻

      中央财政支出提升可分为两类:1、中央本级财政支出增加,主要系公共财政支出和政府性基金支出;2、特别国债发行投向,即从今年起开始连续每年发行的万亿特别国债。

      中央财政本级支出主要涉及国防军工、科技、教育、文化、房地产、交运、农林水、环保等行业,但由于中央财政本级支出在全国财政支出中占比较低,此中央财政支出规模扩张对产业投资层面影响有限。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科技。特别国债围绕设备更新&消费换新,以及科技创新、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粮食和能源资源安全、人口高质量发展五大重点领域。

      全A 业绩拐点仍需耐心等待,结构上农林牧渔、金融、汽车、电子等业绩预期改善,关注三季报表现。

      行业配置:现金流稳定的红利+低估值成长的估值修复视角1:红利基本面仍在,但当下需以更严苛的视角审视自由现金流资产,关注石化、家电、教育出版、港口、银行等具备现金流稳定性行业。

      视角2:关注估值低、业绩稳定性强、未来仍有较高增速的成长型行业,主要集中在电子(元件、消费电子)、通信(通信设备)、电力设备(电池、电网设备)、医药生物(医疗器械、医疗服务)。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海外经济疲弱;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