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行业周报:电池企业加码布局商用车市场 储能迎来订单潮
本周看点
商用车需求持续释放,电池企业开拓步伐加快
储能大单接连签订
亿纬锂能(300014.SZ)公布第六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锂电材料价格
钴产品:电解钴(16.9 万元/吨,-1.17%);四氧化三钴(12.0 万元/吨,0.00%);硫酸钴(2.9 万元/吨,0.00%);
锂产品:碳酸锂(7.4 万元/吨,0.95%),氢氧化锂(6.9 万元/吨,-1.14%);
镍产品:电解镍(12.5 万元/吨,2.46%),硫酸镍(3.0 万元/吨,0.00%);中游材料:三元正极(523 动力型10.7 万元/吨,0.47%;622 单晶型12.2 万元/吨,0.41%;811 单晶型15.0 万元/吨,0.00%);磷酸铁锂(3.9 万元/吨,0.00%);负极(人造石墨(低端产品)2.1 万元/吨,0.00%;人造石墨(中端产品)3.2 万元/吨,0.00%;人造石墨(高端产品)4.1 万元/吨,0.00%);隔膜(7+2μm 涂覆1.0 元/平,0.00%;9+3μm 涂覆1.0 元/平,0.00%);电解液(铁锂型1.8 万元/吨,0.00%;三元型1.7 万元/吨,0.00%;六氟磷酸锂6.7 万元/吨,0.00%)
终端销量表现亮眼,需求增长趋势确定具可持续性。2024 年1-8 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动力电池装机量累计同比增长31%/33%。终端需求保持增长趋势,渗透率不断向上突破,并形成对锂电池、锂电材料的补库存需求。
二季度行业盈利环比向上。据我们统计的57 家产业链上市公司中报业绩,锂电池环节二季度盈利大幅改善,锂钴资源环节由亏转盈,中游三元正极、负极和辅材改善明显,电解液和铜箔基本持平,磷酸铁锂和隔膜环节有所恶化。整体而言二季度产业链盈利呈现环比向上趋势,锂电盈利有望逐步进入右侧。
供给端出现收缩信号。在我们统计的57 家产业链上市公司中,大多数环节二季度资本开支出现同环比大幅下降,从在建工程来看,中游材料相较于2023 年底,仅三元前驱体和负极环节有一定增长,其余环节多持平略增,其中盈利较差的铁锂、铜箔和辅材环节在建工程有所收窄。盈利端到投资端的传导确实得到体现,未来可能看到更多环节出现企业退出、行业整合等出清信号。
建议关注:六氟环节天赐材料(002709,未评级)、天际股份(002759,未评级)、多氟多(002407,未评级)、新宙邦(300037,未评级);细分行业龙头宁德时代(300750,买入)、尚太科技(001301,未评级)、恩捷股份(002812,未评级)、科达利(002850,未评级);充电桩及快充万马股份(002276,买入)、信德新材(301349,未评级);固态电池上海洗霸(603200,未评级)、丰元股份(002805,未评级)、有研新材(600206,未评级),氢能科威尔(688551,未评级)、华光环能(600475,未评级)、石化机械(000852,未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变化风险;电动车销量不达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盈利变化风险;产能投放加快,过剩引发行业竞争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