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透视:市场“小环境”有所改善

王以/王伟光 2024-09-24 10:44:08
机构研报 2024-09-24 10:44:08 阅读

  核心观点

      宏观“大环境”等仍然有待政策支持,但我们注意到市场“小环境”有所改善,底部初现,资金面视角有以下特征:①底部指标出现边际改善迹象,上周融资余额的连续回落已有企稳迹象,回购预案/大股东增减持有所回暖,但持续性有待观察;②外资是否回流?上周北向日均交易额环比改善(历史看与北向资金变动方向基本一致)但EPFR 口径下的外资尚未转为净流入;③后续哪些指标或将是资金面修复的前瞻信号?历史数据显示私募仓位底部回暖、北向转为净流入、险资仓位提升、融资活跃度回暖是四大关键指标,当前前两个指标仍有待改善,反映资金面修复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外资交易情绪环比小幅回暖,配置型外资净流出小幅收窄我们以日均成交额作为日均净买入额的代理指标观测(4Q23 以来,两者趋势基本一致),上周,北向资金日均交易额回升至1137 亿元,环比前期外资情绪小幅回暖。以EPFR 统计的配置型外资中,2024.09.11-2024.09.18区间内,配置型外资持续净流出,上周净流出28 亿元,流出规模环比小幅收窄,其中主动配置型外资流出7 亿元,环比净流出规模收窄,被动配置项外资净流出21 亿元,净流出规模环比扩大。QDII ETF 上周净流出10 亿元,环比持续净流出,且主要净流出中国香港,从溢价率来看,QDII ETF 溢价率环比回落。

      中证A500 ETF 已募资180 亿元,产业资本转向净增持短线资金方面,上周散户资金净流出84 亿元,环比转向净流出;融资资金净流出29 亿元,净流出规模环比收窄,交易活跃度环比回升至8.1%。上周市场平均担保比例由230%的低位回升至234%。结构上,融资资金净流入计算机、基础化工、通信等行业,净流出食品饮料、电力及公用事业、银行等行业。超长线资金方面,ETF 上周净流入267 亿元,其中宽基ETF 为流入主力,截至9.23,中证A500 ETF 募资接近尾声,中证A500 有234只股票与沪深300 重合,但在非银、银行、食饮等传统价值行业中减少了10%的权重,新兴成长行业占比提升。除此之外,上周产业资本转向净增持。

      公募基金仓位回落至4 月底水平,9 月私募基金观望态势增加基金端,上周新成立偏股型基金37 亿份,仍处于新发基金的低位区间,股票/混合基金权益仓位环比回落,上周普通股票型仓位/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分别为86%、78%。整体来看公募基金新发仍较为低迷,近期债券型基金发行占比明显提升。私募基金观望态势增加,根据私募排排网统计,截至8月底,股票主观多头策略型私募基金的平均仓位为73%,与7 月底持平,在增减仓意愿上,9 月有76.4%的基金经理打算维持仓位不变,比上一个月上升10 个百分点。供给侧,上周一级市场募资金额环比回落,分别新增IPO/定增/可转债股票1/0/0 只,募集资金7 亿元。

      四大期货主力合约随股指波动,主力合约基差扩大上周四大期指主力合约随指数涨跌互现。期现价差方面,四大期指09 合约到期,主力合约基差贴水先收敛再扩大,IF 主力合约期现价差由-3 点扩大至-7 点,IH 主力合约期现价差从-1 点扩大至-5 点,IC 主力合约期现价差从-6 点扩大至-24 点,IM 主力合约从-11.2 点扩大至-41 点。跨期价差方面,IF 跨期价差由-23 点收敛至-13 点,IH 跨期价差由-2 点上行至7 点,IC 跨期价差-128 点收敛至-97 点,IM 跨期价差由-197 点扩大至-198 点。从前20席位持仓变化来看,本周IF 净持仓空头减少5413 手、IH 净持仓空头减少897 手、IC 净持仓多头增加2819 手、IM 净持仓空头减少1939 手。

      风险提示:1)估算模型失效;2)数据统计口径有误。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