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专题:历史上的10月人大常委会与财政增发

谭逸鸣/谢瑶 2024-09-24 10:44:22
机构研报 2024-09-24 10:44:22 阅读

  当前市场较为关注后续增量财政政策出台带来的扰动,且存在不小分歧,而窗口期也是关键因素,是于国庆假期之前还是在10 月人大常委会之后?对债市影响如何?本文聚焦于此,以史为鉴。

      从人大常委会的财政线索说起

      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通常每两个月召开一次,如有特殊需要,可以临时召集会议,每次会期7 天左右。人大常委会在国家财政管理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包括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决算、审议和批准财政政策和财政改革方案、审查和批准政府债务的发行和管理等。

      从今年9 月召开的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来看,会议审议了渐进式延迟退休改革,尽管未提及增量财政政策,但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作了关于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关于2023 年度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报告。

      历史上的10 月人大常委会也同样透露着财政线索:2021 年10 月,人大常委会决定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2023 年10 月,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 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

      历史上的人大常委会与(特别)国债

      回顾历史上五次特别国债发行来看:1998 年、2007 年、2023 年特别国债的发行均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2020 年、2024 年是当年两会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拟发行特别国债。这几次增发特别国债的发行与人大常委会有着紧密联系:主要是由于特别国债发行通常由于资金紧迫需要,由国务院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增发,并相应调整本年国债余额管理限额,随后由财政部根据议案规定执行发行工作,决策上更加便捷高效。

      增量财政工具下,债市如何展望?

      在“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求下,考虑到地方政府债务压力较大,当前市场对于中央加杠杆的探讨较多,包括年内调增赤字、增发特别国债等。

      一方面,有其必要性,当前经济稳增长压力仍存。另一方面,今年国债发行节奏较快,特别国债已发行超7000 亿元,8-9 月地方债发行放量,四季度政府供给压力有所下降,可为后续增发国债腾挪空间。

      今年四季度若有特别国债增发,债市如何展望?一方面,增发国债释放出一定的稳增长信号,或带动2024Q4 的GDP 同比改善,提振经济增长预期,阶段性约束债市的想象空间。另一方面,四季度政府债供给压力或有所加大,对资金市场形成短期扰动。若按1 万亿元发行规模来推演,10-12 月平均单月政府债净融资约0.8-1.2 万亿元,供给压力仍整体可控;若按2 万亿元发行规模来推演,10-12 月平均单月政府债净融资规模约1.1-1.5 万亿元,供给压力或明显加大。

      于债市而言,基本面顺风环境、降准降息空间对债市仍形成支撑,债市趋势仍在,若宽货币预期兑现,或需关注短期内“利好出尽”的调整风险,考虑到当前10 年国债收益率已触及2.0%的关键点位,利率继续向下的空间愈发逼仄。

      后续央行如何应对,资金面压力,增量政策预期,尤其是宽财政节奏,或成为阶段性扰动因素,短期内债市波动和反复性或有所增强,预估债市深度回调风险仍整体可控,10Y、30Y 国债收益率分别按2.0%-2.2%、2.2%-2.4%区间判断。

      风险提示:政策不确定性;基本面变化超预期;海外地缘政治风险。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