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汇总:科技周报:科学家揭示“脑肠轴”调控体重的秘密

赵子健 2024-09-24 20:19:09
机构研报 2024-09-24 20:19:09 阅读

  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提出拓扑激发磁卡效应。中国科学院大学苏刚和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李伟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运用自行开发的精确高效有限温度张量网络态方法,完整地绘制出了铁磁与反铁磁情形下吉塔耶夫蜂巢晶格阻挫模型的温度-磁场相图。团队发现,铁磁系统在中间温度区间的分数液体相存在显著的磁卡效应。而在反铁磁情形下,中间磁场相为无能隙的U(1)量子自旋液体相具有自旋子费米面,展现出巨大的低温熵以及更为显著的磁卡效应,团队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极低温制冷新机理。研究表明,吉塔耶夫量子磁体在实现拓扑量子计算方面和无液氦极低温固态制冷领域都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

      单碱基编辑器比“基因剪刀”还好用。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动物表观基因组学创新团队利用人工智能蛋白结构预测工具和结构聚类方法挖掘和筛选出新的胞嘧啶脱氨酶,开发出了高效、无序列偏好的胞嘧啶碱基编辑工具,并利用AlphaFold2 等人工智能技术筛选出高效率、适用广泛的候选胞嘧啶脱氨酶用于构建胞嘧啶碱基编辑器。上述研究有力推进了单碱基编辑器在生物医学、农业育种和基因编辑等领域的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期刊。

      科学家揭示“脑肠轴”调控体重的秘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卫庆、王计秋团队首次发现大脑可以通过“脑肠轴”神经通路,借助迷走神经运动背核的特定神经元,直接调控小肠对油脂的吸收能力。此外,研究人员筛选大量化合物后发现,葛根素可与大脑中的γ-氨基丁酸A 型受体结合,抑制迷走神经运动背核的神经元活性,使小肠微绒毛变短、吸收表面积减少,进而大幅减弱肠道吸收油脂的能力。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期刊。

      受肌肉启发制备出新型木质基相变材料。东北林业大学王成毓、杨海月研究团队与南洋理工大学陈晓东团队合作,通过溶剂响应制备出一种能够适应复杂成形、刚度可切换、可生物降解的木质基复合相变材料。这种材料为可持续和高效热管理的各种应用铺平了道路,对节能建筑和冷链物流的可持续热管理至关重要。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Advanced Materials》期刊。

      化学所在分子诱导应力调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方面获进展。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绿色印刷院重点实验室宋延林课题组利用具有紫外异构功能的分子作为钙钛矿的“防晒霜”,并引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活性层。进一步,团队提出了分子互变异构持续紫外防护的策略,制备出具有可持续紫外线光稳定的钙钛矿模组。团队还提出了用于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和光稳定性的分子诱导应变调节和界面钝化策略,为提高钙钛矿光电转换器件的效率与稳定性提供了新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Joule》期刊。

      风险提示:前沿科技发展进程在规制边界、演进路径、商业落地、外部环境等方面不及预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