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快报:证监会积极推进市值提升计划 持续看好低估值建筑央企表现

董文静/陈依凡 2024-09-25 11:30:30
机构研报 2024-09-25 11:30:30 阅读

  事件:9 月24 日,证监会研究起草了《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引》),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指引》要求上市公司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为基础,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并结合实际情况依法合规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现金分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披露、股份回购等方式,推动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提升。证监会提出要求长期破净公司制定价值提升计划,包括目标、期限及具体措施,同时应当每年对估值提升计划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并公开披露。

      证监会积极推进市值提升计划,看好优质建筑央企市场回报。

      为进一步引导上市公司关注自身投资价值,切实提升投资者汇报,证监会研究起草《指引》,要求上市公司以提高自身质量为基础,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并结合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现金分红、股份回购等方式,推动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提升。对于长期破净公司,应当制定并披露上市公司估值提升计划,包括目标、期限及具体措施,同时至少每年对估值提升计划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并公开披露。年初,国资委提出把市值管理纳入央企考核指标,着力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目前多家传统建筑央企PB 处于低位,随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发布以及后续落实实施,优质低估值建筑央企估值修复和市场回报可期。

      Q3 起专项债发行提速助力全年基建稳增,美联储降息助力海外建设需求释放。2024 年1-8 月基建投资维持稳健增长,狭义基建、广义基建投资完成额分别同比增长4.40%、7.87%。从资金端来看,Q3 起专项债发行明显提速,8 月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为7964.89亿元,月环比增加182.97%,同比增加33.96%,截至9 月22 日,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量2.93 万亿元,占全年专项债新增限额(3.9万亿)的75%,还剩下0.97 万亿元待发行量,随Q4 专项债发行持续提速,基建实物工作量有望尽快形成,保障全年基建投资维稳。此前,美联储降息50 个PB,后续海外工程建设有望提速,创造基建海外需求。目前建筑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2017-2024H1八大央企新签订单占建筑业比重由29%提升至53%,龙头央企“强者恒强”格局持续。

      2024H1 建筑央企经营有所承压,H2 环比有望改善。2023 年八大央企营收/业绩整体维持稳健,且多家央企分红率有所提升,如  中国铁建(22 年14.27%、23 年18.21%)、中国交建(22 年20.00%、23 年18.37%)、中国中冶(22 年16.74%、23 年17.21%)。年初以来,由于地方政府资金紧张,基建资金到位缓慢等因素影响,Q2建筑央企业绩和经营指标多数承压。2024H1 建筑央企新签订单整体稳健,其中海外新签合同额合计8548 亿元,同比高增27%。随地方政府化债持续推进、专项债落地成效、海外订单转化,叠加央企市值管理指引落地,建筑央企有望迎来基本面改善和估值提升,看好未来建筑央企内在价值提升和市场回报表现。

      投资建议:Q3 起专项债发行提速助力全年基建稳增,海外订单高增,叠加市值管理积极推进,看好Q4 建筑央企基本面改善和估值提升。建议关注:中国建筑(24PE 3.78X、PB 0.47X)、中国交建(24PE 4.84X、PB 0.44X)、中国中铁(24PE 3.96X、PB 0.45X)和中国铁建(24PE 3.70X、PB 0.38X)。(注:截至9 月24 日,24PE 为ifind 一致预期,PB 采用LF)

      风险提示:政策出台/执行不及预期,基建投资不及预期,专项债发行不及预期,项目落地不及预期,海外市场竞争加剧等。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