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视角看三部门发布会:超量宽松后 债市要交易什么?
本次货币政策措施几乎是2021 年下半年开启本轮宽松周期以来最大幅度的一次,宽松措施的背后是强烈的逆周期调控诉求,相应地债市预期交易的模式也可能有所变化。
关注要点:
第一,央行首次明确将银行业的健康性和配合财政,放入货币政策制定考虑因素之中。前者驱动降息和降准的同步落地,后者意味着货币宽松落地可能在提前为财政宽松铺路。
第二,降准不影响跨季投放,后续再降准或意在对冲MLF 到期。
第三,央行利率调控框架明确,以7D 逆回购为核心,严格绑定存贷款基准。
第四,大规模宽松让债市体会到“久违”的感觉,即货币脉冲之后的风险偏好回升和预期修复,以及对财政发力的期待。时值自营类账户有季节性止盈阶段,债市机会存在,但节奏上不急于一时。
第五,对于央行合意的长端收益率水平,仍然是债市交易的重要心理锚。短期在2.1%附近是合意区间,年内大概率向下突破,但要提防“预期引导”对节奏的影响。
第六,短端利率定价相对偏低的独立状态或将维持。此外,5000亿互换便利额度,央行换出资产可能更多是短期限国债,配合释放前期央行对于短期国债的买入,这对短端利率定价可能存在影响。
第七,同业存单供需矛盾或阶段性缓解。存款利率降息后,大行存款压力的相对加大;大规模降准对于负债压力的缓解;MLF 增量降息后,对同业存单引导作用的加强。以上三条逻辑影响存单定价。
第八,存量房贷利率调降,对于债市而言既有宽信用预期扰动,也有资产比价效应。
第九,支持收购房企存量土地,涉及专项债用于土储,并配合贷款和再贷款政策。
第十,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首期的3000 亿再贷款额度,无疑将以再贷款形式投放更多基础货币。
风险提示:
流动性超预期收紧。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