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研究:降准降息影响几何

李相龙/杨博文 2024-09-25 16:29:14
机构研报 2024-09-25 16:29:14 阅读

本次央行政策组合拳既有符合我们预期的部分,也有超出预期之处。

    对于此次降准,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期。我们认为其原因有二:一是对冲四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以维持货币宽松的基本面;二是考虑到四季度可能的财政加码,包括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这一点在今年一季度也有所体现(一月份降准的部分原因就是为了三月份两会公布特别国债提前打量)。

    对于此次降息,则略超我们预期。此前我们在《上周利率先下后上,CPI 加大做多预期》报告中提示了后续路径:由于降息受到存贷款利率的制约,9月降准的概率较高,而降息则更可能发生在10 月。我们在此描述中所提到的降息主要是指调降LPR 利率。实际上,9 月24 日,潘行长先公布了公开市场操作(OMO)利率的调降,并指出后续将引导MLF 和LPR 利率调降。

    这样一来,LPR 的调降最早也要在10 月,为银行净息差留出一定的时间窗口,总体来说在时间点上仍然符合我们的预期。而短端利率的调降则是因为在美国降息落地后,人民币汇率压力继续缓解,利率下调掣肘因素有所减弱。此外,存量房贷利率的下调在一定程度上也替代了LPR 下调的效果。

    我们此前多次在报告中预期,随着央行政策的进一步发酵,10 年期国债利率中枢有继续向下、突破前低的可能,但这种机会或将伴随着抢跑交易。9月以来,10 年期国债利率不断下行,充分体现了这种抢跑行为。9 月24 日降准降息落地、债市大幅回调,我们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政策组合拳在短期内或对经济复苏有一定推动作用,市场风险偏好上升;二是此前市场的抢跑行为已使10 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2.0%左右,对降息已有较大幅度price in,利多因素基本出尽,机构的部分止盈行为导致市场出现回调;三是LPR 降息没有完全落地,长端利率与LPR 挂钩更多。

    虽然这套政策组合拳较为重磅,宽松货币政策落地、叠加或仍在路上的财政增量政策,在短期内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利空债市,但我们认为此轮政策不会对基本面产生扭转性的影响。后续随着LPR 和MLF 调降落地,利率大概率还会向下突破2.0%,且可能仍存在抢跑操作。我们还提示,四季度债市下降节奏可能比三季度更加曲折,在四季度财政政策增量(如增发特别国债)下,利率突破后可能还会上行,市场仍需警惕风险偏好回升带来的阶段性债市回调风险。

    风险提示:国内宏观经济政策不及预期;降息降准不及预期;财政政策超预期;信用事件集中爆发。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