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4货币政策放松点评:货币政策机制重新理顺债券市场方向仍未逆转
9月24日央行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央行宣布了降准降息、降低存量房贷利率以及创设支持股票市场的政策工具等多项政策。降息在尚未公布具体时间的状态下提前宣布,且在LPR 报价日之后进行,而9 月25 日MLF 利率调降落地,但14 天逆回购利率仍然维持不变,这是相对罕见的情形,OMO 利率的调降可能将推迟到跨季后逆回购期限重回7 天后落地。考虑央行19 年以来从未在同一个季度降息两次,因此这样的操作一方面可能反映了政策当局提振市场信心的迫切愿望,另一方面可能希望维持一定的政策节奏。但考虑Q3 以来OMO 利率将调降30BP,MLF 利率将调降50BP,这样的幅度甚至超过了20 年疫情初的状态,同样显示了央行打破常规、强化对稳增长支持力度的决心。
对于国债利率的下行,央行也提到尊重市场的作用,态度有所缓和,显示了货币政策回归本源,更加正视经济的客观规律。
但在这样的背景下,债券市场反而有所调整,这可能是由于10 年期国债逼近2%后,投资者止盈动力的上升,而支持权益市场的创新工具推出后A 股的大幅上升,也对债券市场带来了情绪冲击。我们认为,创新工具可能是为了防止权益市场在极端状态下出现的流动性风险,从中长期维度增加企业回购,部分观点对于杠杆资金将进入权益市场的预期可能存在误读,权益市场的表现可能还是受到了情绪性因素的影响,后续能否持续更重要的还是要观察其他财政等方面的政策能否跟进,继而推动经济实际的转好,这也是影响后续债券市场的核心因素。
尽管政策当局稳增长的迫切性增强,后续财政打破常规加码赤字的可能确实不能排除,但9 月13 日闭幕的人大常委会上关于国债增发的政策预期落空,可能还是反映了财政发力面临化债等方面要求的约束,后续落地可能仍然会遵循渐进的节奏,即便其落地经济自发性的动力修复也仍然需要过程。相较而言,在美联储转向宽松周期后,货币政策放松的成本可能更低,后续经济修复的过程中仍有放松空间,因此我们认为本次利率的调降可能并非本轮周期的最后一次降息。而后续LPR 与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后,出于稳定银行息差的角度存款利率也有望进一步调降,后续金融脱媒的压力可能也难以完全消失,这也会对债券市场带来支撑。
因此,在短期情绪冲击后,债市的趋势可能仍未逆转。从策略的角度看,降息后DR007 有望降至1.55%-1.6%的区间,但在此背景下短期国债与资金利率的倒挂可能仍将持续,资金价格的回落对于中短端政金债、存单以及信用债的影响更加直接,尤其是降准后银行负债压力有望缓解,非银融资成本的下降对于存单的影响更大,配置盘可加大对存单及中短端信用债的增持力度,但从交易的角度看,2-3 年的政金债和二级债逻辑更加顺畅,资本利得收益可能更高,短期可作为交易重点。而10 年是整条收益率曲线的凸点,考虑央行强调尊重市场机制,也不排除央行在降息后放松约束的可能,后续空间更大,建议可逢高买入。我们建议维持1 年存单+2-3 年政金债/二级债+10 年 政金债的组合。
风险因素:货币政策不及预期、资金面波动超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