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行业简评报告:政策支持市值管理与增持回购 低估值高股息建筑央国企受益明显

竺劲/曹恒宇 2024-09-26 14:34:27
机构研报 2024-09-26 14:34:27 阅读

  核心观点

      国新办系列发布会中,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明确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现金分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披露、股份回购等工具,并对长期破净公司披露估值提升计划做出专门要求;央行也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建筑行业央国企处于长期破净状态,将充分受益于市值管理计划和回购增持,估值将向净资产回归,叠加专项债发行提速,地产首付下调,我们看好建筑高股息央国企估值修复。

      事件:

      9 月24 日,证监会起草《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 号——市值管理(征求意见稿)》,要求上市公司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现金分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披露、股份回购等方式,推动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提升,并对主要指数成份股公司披露市值管理制度、长期破净公司披露估值提升计划等作出专门要求。

      央行行长潘功胜在9 月24 日召开的国新办发布上宣布将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简评

      市值管理指引出炉。为了切实推动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提升,增强投资者回报,证监会起草并发布了《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 号——市值管理(征求意见稿)》,鼓励上市公司综合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现金分红、股份回购等多种方式进行市值管理;对长期破净公司要求制定长期估值提升计划并专项说明。市值管理指引的出台将引导行业内低估值企业制定估值提升计划、拓展市值管理工具箱、明确市值管理边界。建筑行业央国企长期处于破净状态,估值有望向净资产回归。

      央行创设两结构性货币金融工具,央企将充分受益。央行行长潘功胜在9 月24 日召开的国新办发布上宣布将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其中,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拓宽了市值管理工具箱和资金来源,八大建筑央企现均为集团——上市公司结构,可充分运用增持和回购两大工具;互换便利工具则进一步增强沪深300 成分股流动性,利好八大建筑央企。

      政策支持市值管理与增持回购,建议关注低估值高股息建筑央国企。本次国新办发布会释放较多政策利好,发布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央行也创设两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增持回购、引导资金流入股市。叠加三季度专项债发行高峰,财政政策有望加力,我们建议关注高股息长期破净的建筑央国企,建议关注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交建、中国铁建、中国电建、中国能建、中国中冶、中国化学、隧道股份、四川路桥、上海建工、中工国际等。

      风险分析

      1、 施工进度受资金到位情况、自然条件等影响较大,有可能出现延误进而影响收入确认;海外工程建设进度还受当地政治、安全环境影响。

      2、 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可能对建筑企业造成多方面不利影响。房地产对建筑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当前土地市场低迷,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较大幅度下滑,对基建资金来源造成不利影响;2)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商品房销售、开工较大幅度下滑,影响了房建企业的新增订单,而竣工面积下行,影响了装饰装修企业的订单,相关建筑子板块企业业务发展受不利影响;3)房地产企业的暴雷,对存在房地产企业应收款、房地产开发项目存货的建筑企业带来减值压力。

      3、 新能源业务拓展可能不及预期。部分传统建筑企业布局新能源咨询、工程、运营等新领域,但该领域较为依赖政府资源及自身专业实力,可能存在拓展失败的风险。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