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6日利率债观察:何时降准?
1、何时降准?
在本周二(9 月24 日)上午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人民银行潘功胜行长宣布“近期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 个百分点,向金融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 万亿元”。宽泛地讲,10 月底之前都可视为“近期”,目前(9 月26 日)降准的“承诺”暂未兑现。显然这0.5 个百分点肯定是要降的,此刻市场颇为关注的是,降准这个重要政策会在何时公告?在何时实施?
九月末为季度末,十月初有国庆长假,因此市场对于央行跨季跨节资金的需求旺盛。近期央行已通过14D 逆回购投放了大量跨节资金,其将于10 月上半月密集到期。例如,在今日的操作后,10 月8 至10 日将有1.02 万亿元的OMO 资金到期,其中8 日有0.53 万亿元。我们预计明日及下周一(9 月30 日)仍可能有14D 或7D 跨节资金投放,这将进一步提高10 月上半月的OMO 到期量。因此,于10 月8 日实施降准具有对冲OMO 资金到期的作用。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市场对于央行资金的需求具有“月末高,月初低”的规律,且受到跨季跨节双重作用的影响,该特征在9 月末及10 月初体现得更为明显。
因此,往年10 月上半月央行OMO 通常保持着较低的操作规模。例如在2021至2023 年这三年中,10 月上半月OMO 逆回购的操作量分别占全月操作量的5.0%、3.0%和10.7%。资金利率的走势也反映出市场对于央行资金的需求集中于下半月。在2021 至2023 年,DR007 于10 月下半月的均值明显高于10 月上半月。所以,于10 月15 日实施降准会更为“解渴”。
今年与往年的一点不同是MLF 操作正处于过渡期,本阶段MLF 大体于每月15日到期,而该月的操作通常要待25 日,这使得中期基础货币的回笼和投放时间错位,期间有可能形成10 日左右的空窗期。去年10 月操作的MLF 将于今年10月16 日到期,且规模偏大,有7890 亿元。如果能于10 月15 日实施降准,其释放的约一万亿元流动性可以与MLF 到期资金形成合理接续。
当然,以上皆是从银行体系流动性角度进行的分析,而货币政策决策者所需要考量因素明显更多。例如,如若从提振资本市场投资者信心的角度考虑,有可能是越早降准效果越好。再如,倘若近期还有增量的财政政策,那么选择在政府债券加速发行阶段实施降准可以更好地支持积极财政政策的发力见效。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潘行长于新闻会上的表述,当前至年底这三个多月的时间内有可能降准0.75-1.0 个百分点(注:近期将降0.5 个百分点,年内还可能再降0.25-0.5 个百分点)。当前银行体系的中长期流动性已颇为充裕,还要通过降准释放大量资金,这仅仅是为了置换MLF?还是有为增量财政政策(例如政府债券发行)进行协同配合的考量?此时我们大可多留几分期待。
历史上降准政策的公告日与实施日通常是不同的,其时间间隔也可长可短。例如,2016 年2 月29 日,人民银行公告于3 月1 日实施降准,实施日与公告日之间相差1 天。再如,今年1 月24 日,人民银行公告于2 月5 日实施降准,两者相距12 个自然日。显然,即使本次降准是在10 月中下旬实施,也可能于近期公告。总体上看,当前已进入降准公告概率较高的阶段,每日皆有可能宣布降准,特别是重要会议召开之后、周五、节前等“传统”公告降准的时间点。
2、风险提示
经济基本面变化超预期,不理性的预期引发市场快速波动,对当前的货币政策框架理解不到位。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