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资讯晨报:港股、中概股月内龙头个股飙近50% 市场赚钱效应显现 外资有望跑步入场
一、全球投资焦点
港股、中概股月内龙头个股飙近50%,市场赚钱效应显现,外资有望跑步入场1. 伴随9 月24 日政策出台后,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当日最大上涨超10%,3 倍做多中国大盘ETF 涨超30%,最近一个月不少港股及中概股走出了涨幅超50%的强劲上涨。相对美股,中概股的赚钱效应明显更强。很多外资大行纷纷调整对港、A 的评级,并上修中国经济增长预测。以下为主要外资大行的最新观点摘要:
高盛:
2. 高盛集团机构经纪部门报告显示,中国股市周二录得2021 年3 月以来最大单日净买入,为过去十年内次高水平。买盘几乎完全是由增持多头头寸的投资者所主导。虽然基金全线买入各类中国股票,但以A 股为主,H 股次之。
3. 高盛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将有一次25BP 的降准,并维持对2025 年进一步降准、降息的预测(2025 年第一、三季度各降准25BP,第二、四季度各降息10BP)。该机构在客户会上提及,在24 日的大涨过后,MSCI 中国指数的估值倍数仍仅为9.3 倍,低于合理估值约10%。如果ERP(股权风险溢价)能够进一步降低,估值还能继续上修,可能会带来更多上行动能。
值得一提的是,港股周二成交量创下5 月以来新高,接近2500 亿港元,前一个月单日成交量往往仅600 亿~800 亿港元。由于海外投资者低配中国,加仓一般会先从港股开始,加之美联储降息将更先利多港股。
摩根士丹利:
4. A 股和境外市场会对这一发展作出积极反应,并可能导致战术性反弹,甚至在短期内超过新兴市场。不过,香港市场的流动性可能对上行有更大的弹性,尤其是考虑到最近的美联储降息。
瑞银中国:
5. 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表示,这些措施对股市整体构成利好。高股息股可能受益于互换便利带来的资金流入,而进行回购的公司也可能迎来股价上涨。之前的分析显示,投资者在公司宣布回购后购入股票可能获得更高收益。瑞银维持对市场的建设性看法, 在MSCI 中国指数估值不高(9 倍远期盈利比历史平均水平低1.5 个标准差)且投资者仓位较低的背景下,发布会给市场带来惊喜,因为投资者预期较低。该机构表示将维持哑铃策略,一方面看好高股息股,另一方面看好互联网、半导体设备、教育和个别房地产相关股票作为beta 标的。
6. 外资机构普遍关注政策细节和执行时间,此外,针对实体经济相关的刺激政策比如财政政策,也是他们相对更长期的关注点。只有实体经济也同步激活和复苏,中长线资金才会更加有信心持续流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