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价格复盘系列2:1980-1991年
摘要
1980-1991 双赤字下的美国经济繁荣时期,金价维持低位窄幅波动1970年代末,由于全球地缘政治不稳定(如伊朗革命和苏联入侵阿富汗)以及高通胀,投资者寻求避险资产,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以应对通胀危机,金价冲高回落。1981-1985年,美国实施严格的货币政策,导致利率上升,通胀下降,美元升值,降低了投资者对黄金的需求,金价呈现下跌趋势。1985-1987年,随着美元走弱以及全球投资者对通胀和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黄金价格在1985年后出现了一些反弹。同时,美国通过《广场协议》进行的货币干预导致美元贬值,推高了以美元计价的黄金价格。1987年10月,美国股市发生“黑色星期一”崩盘,全球股市陷入恐慌。尽管美联储采取了措施恢复市场信心,但这一事件引发了黄金的避险需求。1989年,美国经济增长开始放缓,并在1990-1991年进入衰退,部分原因是1990年的海湾战争和油价上涨,尽管经济动荡可能推高黄金需求,但随着全球利率下降,黄金并未出现大幅上涨。
1980-1991年铜、铝、银价格复盘
铜:80年代初,美国和全球经济处于滞胀状态,高通胀与经济停滞并存,美联储为了遏制通胀而大幅提高利率,导致全球经济衰退,全球对工业金属的需求下降,铜价从1980年的高位快速下滑。由于持续的供应过剩,在其他经济部门出现复苏迹象后,世界铜市场仍持续低迷了数年。1987年由于消费者库存减少、需求强劲、产量温和增长以及美元走弱,进而导致市场库存减少和市场投机增加,1987 年下半年开始铜价大幅上涨,价格攀升至1.45美元/磅。1989年开始,全球经济放缓,通胀压力与利率上升,大宗商品需求降低,铜市场出现了累库迹象,但由于矿山罢工影响,减缓了铜价下跌进程。
铝:1980年初,全球经济面临严重的通胀和经济衰退,导致工业需求减弱。此外,能源价格上涨对铝冶炼业的生产成本产生了不利影响。1983年,全球经济开始复苏,带动了对铝的需求。此时能源价格趋于稳定,随着全球铝产能逐步恢复,导致供应量过度增加,疲软的价格迫使铝生产商降低产能。到1987年,产能下降,加上库存减少和需求增加,导致铝价持续上涨。1988年后,主要铝生产国产量增加,全球供应扩张导致市场出现过剩。虽然全球经济仍在增长,但部分国家的制造业活动未能维持此前的强劲水平,特别是在北美和欧洲,铝需求增速放缓,价格进入下跌通道。
银:80年代初,美联储通过提高利率和商品交易所实施交易限制,导致亨特兄弟无法继续维持其头寸,白银价格迅速崩盘。随后经济衰退,全球工业需求下降。同时,美联储继续通过加息抑制通胀,美元走强,这使得包括白银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承压。经济复苏后,由于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和美元强势,银价并未出现大幅回升。全球白银供应较为稳定,需求保持适度增长,但没有大的供需失衡情况。
风险提示
历史复盘不构成对未来预测:金价复盘是基于特定历史环境对过去金价进行分析,难以对未来金价走势进行准确预测。
相关性风险:本文列举数据仅为结合历史时间节点可能对金价产生影响的数据,并不代表与金价一定相关。
美联储降息不及预期:美国降息是由美联储结合多项数据后做出的决策,若数据超预期,则美联储降息时点可能会变化。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