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点评:不寻常的9月政治局会议

谭逸鸣/谢瑶 2024-09-27 08:49:28
机构研报 2024-09-27 08:49:28 阅读

  9 月26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

      9 月政治局会议,有何不一样?

      首先,从本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时间来看,超出市场预期。历史上研究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的会议通常于 4、7、10、12 月召开,今年在一季度430 会议和年中730 会议的基础上,中央政治局于9 月底专门召开经济工作会议,表明中央对经济工作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

      其次,从本次政治局会议的内容来看,相比以往10 月政治局会议,其关于经济工作的表述更长,且在宏观政策、房地产市场、资本市场等方面包含不少增量信息。回顾2013-2023 年来看,仅2016 年、2018 年召开的10 月政治局会议研究了经济形势和工作,且会议全文较为简短,增量表述相对有限。

      经济形势:经济韧性强、潜力大,也伴随新的情况和问题首先,9 月政治局会议肯定了当前的经济表现和未来的经济潜力,“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我国经济的基本面及市场广阔、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等有利条件并未改变”。

      与此同时,会议指出当前经济面临新的情况和问题,要提升经济工作的紧迫感,“要全面客观冷静看待当前经济形势,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相比年中的7 月政治局会议,9 月政治局会议更加强调抓住主要矛盾,对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增强。

      对应我们从三季度经济运行来看,当前经济稳增长压力仍存。8 月工业生产、制造业投资和消费增速均出现放缓,8 月制造业PMI 为49.1%,连续4 个月处于荣枯线以下,指向经济环比增长动能仍偏弱。

      政策基调:抓住重点、主动作为,加力推出增量政策四季度宏观政策取向如何?9 月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加力推出增量政策”这个表述值得我们关注,也是“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重要抓手。

      继7 月政治局会议提出的“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及早储备并适时推出一批增量政策举措”之后,9 月政治局会议延续宽松基调,强调要“抓住重点、主动作为”,除了落实好存量政策之外,提出要“加力推出增量政策”,预估四季度的稳增长政策仍有加码空间,有助于进一步提振市场预期。

      对应我们看到9 月24 日,央行“多箭齐发”,一定程度超出市场预期。包括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 个百分点,向金融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 万亿元;7 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0.2 个百分点至1.5%,同时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和存款利率同步下行;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并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

      稳增长预期之下,宽货币已然兑现,后续宽财政是否箭在弦上,值得我们关注,而此次政治局会议有进一步聚焦。

      财政政策:发行使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我们认为,财政政策仍是四季度“增量政策”的重要发力点,且市场存在一定分歧,9 月政治局会议强调“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切实做好基层“三保”工作。要发行使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

      与7 月政治局会议提出的“要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相比,本次会议强调要“发行使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可以看到截至目前,地方债发行进度已逐步进入尾声状态,后续关键在于落实;而落实了存量政府债资金使用后,考虑到当前财政收支预算缺口压力以及经济稳增长的诉求,进一步储备和出台增量财政政策便是市场关切,有其必要性,由此或将进一步影响债市预期与定价。

      对应可以观察到,今年以来国债发行节奏较快,包括超长期特别国债已发行超7000 亿元,而8-9 月地方债发行放量,尤其是新增专项债,四季度政府债供给压力有所下降,可为后续政府债增发腾挪空间。

      截至9 月24 日,国债全年净融资达3.4 万亿元,累计净发行进度约78%,明显高于历史同期水平;1-9 月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7520 亿元,目前仅剩余约2500 亿元。

      此外,9 月地方债供给放量,尤其是新增专项债发行超出市场预期,9 月新增专项债发行9103 亿元,月度发行规模为年内新高,今年累计发行进度已接近2023 年同期水平,目前新增专项债额度仅剩余约4000 亿元。当前新增专项债的用途有所拓展,基于未披露一案两书的新增专项债来看,截至9 月27 日,今年特殊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已达8003 亿元。

      货币政策:要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实施有力度的降息9 月24 日,央行宣布降准、降息、降存量房贷利率等多项政策,政策力度和出台节奏上一定程度超市场预期。

      降准方面,央行指出,“在今年年内还将视市场流动性的状况,可能择机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0.5 个百分点。”这一定程度上也是为配合或有的财政政策做准备。

      而后9 月26 日政治局会议进一步强调,“要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要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实施有力度的降息。”我们认为,年内降准仍有其空间和可能性,能够为金融机构提供更长期更稳定的资金来源,这当中或包含了对于四季度MLF 大规模到期、或有增量财政政策的考虑,以及在政府债供给放量之下,央行也仍需积极操作予以对冲。

      降息方面,9 月24 日,7 天期逆回购利率下调20BP 至1.5%;9 月25 日,MLF 利率下调30BP 至2.0%。

      9 月24 日央行指出,本次政策利率调整之后,LPR 和存款利率等也将随之下行0.2-0.25 个百分点。在市场化的利率调控机制下,政策利率的下调将带动各类市场基准利率的跟随调整,预估后续LPR 和存款利率均有望跟随下调。

      总体而言,随着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国内货币政策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央行通过降准降息配合,合理投放流动性,引导市场利率中枢下移,一方面有助于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刺激消费和投资活动,另一方面也能保证银行在让利实体经济同时,维持其净息差的整体稳定。

      地产政策: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9 月政治局会议指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对商品房建设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支持盘活存量闲置土地。要回应群众关切,调整住房限购政策,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抓紧完善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当前来看,房地产市场仍处于继续磨底过程中,1-8 月份,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9284 亿元,同比下降10.2%,1-8 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60602 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8.0%,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0.4%。

      我们认为,本次会议强调“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释放了地产宽松的较强信号,强调稳供给、促需求。

      在供给端严控增量、优化存量,加大贷款投放力度,盘活存量闲置土地;在需求端进一步放松住房限购,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将有利于减轻居民的利息负担,缓解存量贷款早偿现象,带动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

      资本市场: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9 月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要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研究出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政策措施。”与730 政治局会议的“要统筹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提振投资者信心,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相比,本次会议对资本市场的定调更加积极,弱化防风险、强监管的表述,强调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包括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等多方面举措,有助于提振市场风险偏好。

      对应我们看到,9 月24 日,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创设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将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通过资产质押。创设专项再贷款,引导银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支持回购、增持股票。

      9 月26 日,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

      总体而言,9 月政治局会议强调“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宏观政策基调较为积极,强调要抓住重点、主动作为,加力推出增量政策。924 央行组合拳或开启了新一轮政策宽松,后续增量财政政策的预期增强。

      于债市而言,经济稳增长预期升温,宽货币已然兑现,央行利好“应出尽出”之下,宽财政是否箭在弦上,值得关注。若后续增量政策进一步出台,将对市场带来扰动,止盈情绪或有所升温,债市或面临阶段性的调整风险,曲线继续陡峭化演绎。

      再往后看,当政策消化完毕,债市或迎来新的窗口和机会,但关键仍取决于政策的力度和效果以及央行对资金的态度。

      风险提示:政策不确定性;基本面变化超预期;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