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饮料行业:政策助力需求改善 有望推动奶价回暖

刘光意/彭潇颖 2024-09-27 11:30:08
机构研报 2024-09-27 11:30:08 阅读

  事件:9月26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肉牛奶牛生产稳定发展的通知》,部署稳定肉牛奶牛生产,帮助养殖场户渡过难关。

      政策内容:《通知》明确了七个方面的政策措施,供给侧,主要聚焦于稳定肉生奶牛产能、帮扶养殖场户困、推动奶业牧业升级提效。需求侧,针对促进牛肉牛奶消费提出三条举措,一是料学宣传展示鲜牛肉、鲜牛奶品质和营养价值,二是推广学生饮用奶”,三是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发放消费券等方式拉动牛奶消费,分别从原奶消费的普适价值、特定场景与具体操作上给予指引方尚,将有助提振行业终端消费能力与消费意愿。

      政策背景:23年以来行业面临供需失衡困境。尽管奶价自身具备周期属性本轮调整因供需结构性的改变,幅度更深、时间更长,2024年5月我国生鲜乳主产区平均价下跌至3.34元/千克,公斤奶利润首次为负,行业号损面扩大至超80%。丛成因来看,供给端,19年起我国奶牛存栏量步入上行区间,叠加养殖场规模化后单产提升,全国牛奶产量2019-2023年年复合增速约为7%。需求端,经济复苏斜率偏缓,乳制品行业消费需求与礼赠场景不振。尼尔森数据显示,2023年人均奶类消费量同比-1.5%,供需剪差进一步扩大,带动原奶价格持续下行。对乳企,需求低景气度致使收入承压,同时被动竞争增大费用投人、奶价下行的成本红利与喷粉减值逐渐对冲,影响利润端弹性释放。政策展望:消费政策刺激有望推动奶价回暖。当前行业供给端已在去化, 2024年3~7月单月乳制品产量均实现同比下行,但生鲜乳平均价降幅收窄程度有限,我们认为需求端复苏偏慢是核心原因,而本次政策主要在需求端重点发力,或加速实现供需平衡,推动奶价回暖。

      ①)强化必需消费品认知。2023年我国人均奶类消费量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39.9%,且未达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摄人推荐量,提升空间充足。《通知》强调运用多种方式开设宣传专栏、加强营养价值与常识料普,有望强化消费者对牛奶“必需品”属性认知,提高渗透率与人均消费

      ②推广学生奶惠及覆盖。2023年全国学生饮用奶在校日均供应量2775万份,惠及3210万名学生,对应《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推广规划(2021 2025年)》中2025年日均供应量3200万份/覆盖人数3500万人仍存在 15.3%/9.0%提升空间。

      ③补贴终端消费能力。高线城市乳制品消费培育较为充分,下线市场前期乳品礼赠属性明显,当前具备较大消费潜力。23Q1-Q3县级市已展现高于高线城市的销售额增速,消费券等补贴有望进一步刺激需求。

      投资建议:短期来看,政策出台有望率先推动板块估值修复,而后续消费券发放与四季度春节备货期前置有望推动需求回暖,预计奶价将迎来回开:长期来看,乳制品消费契合大健康属性,仍然有增长空间。推荐:1)产品结构优化 +内部增质提效,利润率提升确定的乳企,如新乳业;2)领军地位稳固,有望穿越周期且当前具备高股息的企业,如伊利股份。

      风险提示:需求恢复不及预期的风险,竞争加剧的风险,食品安全的风险。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