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研究:2024年四季度宏观经济展望

仝垚炜/蒋飞 2024-09-27 14:57:29
机构研报 2024-09-27 14:57:29 阅读

  核心观点:

      我们认为美联储9 月份开启的货币宽松可能更加接近“预防式降息”而非“衰退式降息”,而未来一段时间,美国经济或将继续围绕政策利率与物价的关系而变化。利率下降的节奏会通过实际利率影响信用扩张的速度。我们认为美国核心CPI 中,房租反弹+核心商品及房租外服务回落,或许意味着远期其核心通胀的中枢可能相对较高,直到明年年中可能都会维持在3%左右的平台,对应其中性利率也会有所抬升。从这个角度看,美联储余下的降息空间可能并不像市场预期的那样充足。

      而对中国经济环境而言,美联储货币宽松、经济回升可能会对外需形成一定提振,但更重要的是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市场主体预期有待扭转。长期看,我们认为中国经济的主线仍在于新旧动能切换,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有效激励与释放生产力,依靠生产效率提升带来新一轮中高速增长是值得期待的路径。短期看,需求回升、物价回升、预期扭转可能是市场关切。而在经济增长压力较大的时段,微观主体的信心更需要有力、有效的宏观政策来提振。这也意味着短期内,逆周期政策的力度可能是影响市场主体预期的关键。9 月24 日央行一系列宽货币政策、9 月26 日政治局会议打开了逆周期调节的想象空间。预计四季度随着美联储进一步下调利率,我国也有一定空间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对于财政政策力度加大与结构优化:不排除增加赤字、增发国债(按前8 月财政收入增速测算,今年全年财政缺口或在1.3 万亿元左右),确保财政支出更加给力;财政资金的投向可关注地产收储、地方基建项目、民生领域支出。

      风险提示:国内宏观经济政策不及预期;国际宏观经济贸易环境超预期走弱;美联储降息节奏不及预期;信用事件集中爆发。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