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政治局释放强劲增长信号 港股有望趁势而上
2024 年9 月26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抓住重点、主动作为,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进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继7 月政治局会议指出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需求,经济政策的著力点要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本次会议更是深化提出了要加力推出增量政策。3 季度,经济活动出现一些动态变化,供大于需格局强化影响经济增长斜率,因而完成全年经济目标的重点则需更进一步提振内需。稳经济需要促进内需,提振消费,关键还是需要提高居民收入及预期。
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降低成本,增加收入。
货币政策降本。“924”新政货币政策力度空前,集中推出降准、降息、降存量贷款等系列重磅增量货币政策举措后,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将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并指出要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实施有力度的降息。潘功胜行长此前已表示年内仍将适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而“有力度的降息”可能意味着降息幅度的加大,后续可能仍会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而择机降低政策利率空间,以切实降低全社会的资金成本,释放企业、居民投资、消费的活力和潜力。
财政政策增收。在此番力度空前的货币政策出台之后,后续必然伴随着财政政策作为补充。本次政治局会议指出要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切实做好基层“三保”工作。要发行使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因此,相关财政政策支持会将陆续出炉来推动内需,可能包括继续发放特别国债促消费,如大规模以旧换新,及发放救济金惠民生等措施,以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
稳楼市、稳股市、稳就业,改善居民收入预期? 稳楼市: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抓紧完善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政治局会议本次在供需两端均做出指示。1)供给端:指出对商品房建设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支持盘活存量闲置土地。2)需求端:要回应群众关切,调整住房限购政策,降低存量房贷利率。
稳股市:努力提振资本市场。会议指出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要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研究出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政策措施。
稳就业:促进就业的重要性大幅提升。就业代表居民的收入预期,也是当前提振内需,亟需打通的一环。此次会议,我们看到政府把就业的提升到新的高度,意味着促进就业将成为政府工作的一大重点,并将落到实处。
1) 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守住兜牢民生底线,重点做好应届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人口、零就业家庭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加强对大龄、残疾、较长时间失业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
2) 而在会议前一日,国务院公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先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促进财政、货币、产业、价格、就业等政策协同发力,提高发展的就业带动力。意见把就业提升到经济社会发展优先目标,充分体现了促进就业工作任务的重要性。
稳就业:促进就业离不开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民营企业是吸纳社会就业的主体,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才能有效创造和扩大就业。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要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稳就业:促进就业需要培育新业态,引进外资来扩大就业本次政治局会议在产业方面提出要培育新型消费业态,提出要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托育产业,抓紧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同时,会议强调要加大引资稳资力度,抓紧推进和实施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等改革措施,进一步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本次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了强劲的稳经济信号,预计在一系列增量的积极政策措施出台,有利于切实压降企业、居民端成本,并发力稳楼市、稳股市,改善市场预期。同时,当前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地方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等稳增长措施仍在显效发力,我们预计后续随着更多积极财政政策出炉,将有力促进内需改善,并推动内外需更加均衡,完成全年经济工作目标。
海内外利好,港股有望趁势而上
随着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以及中国及时推出系列重磅货币政策支持举措,我们预计港股将同时受益于海内外流动性改善,以及全球资本再平衡,迎来阶段性上涨。回顾历轮美联储首次降息启动后,新兴市场弹性普遍大于发达市场,而港股当前估值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均处于历史低位,意味着较大的修复弹性。与此同时,中央政治局释放出了强劲的稳经济信号,以及中国央行推出一系列降准、降息等积极货币政策,并宣布创设新政策工具活跃股市,短期内有望提振市场情绪。随着后续更多提振内需的财政措施举措出炉,将利于促进内需改善,分子端亦有望迎来积极改善。港股有望迎来反弹,分子、分母端共振的“戴维斯双击”行情。同时,投资者加仓亦需审慎,仍需观察并等待更多宏观经济指标转暖的情况。
行业风格配置:板块轮动加快,可以高弹性为主,高股息为辅高弹性:美联储以大幅降息启动本轮降息周期,叠加中国降息、降准等流动性支持举措,流动性宽松交易迎来加码,高弹性品种胜率增加。推荐互联网科技、医疗健康、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在流动性宽松交易下、具有更大弹性的成长板块;高股息:应对海内外增长前景、地缘因素等不确定性扰动,仍可搭配高股息对冲宏观不确定性,首选公用事业、电信服务、能源等板块;风格选择:随着风险情绪回归,港股板块轮动有望加快,高Beta、成长风格有望阶段性胜出。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