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点评报告:利好频出 哪些转债值得重点关注?

田乐蒙/董远 2024-09-27 18:01:13
机构研报 2024-09-27 18:01:13 阅读

  9 月24 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货币政策显著加码,并出台呵护地产、股票市场等一系列举措。随后,9 月26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表态要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如何看待近期一揽子政策对转债市场的影响?

      首先,展望转债估值,受益于超预期的政策组合拳,权益预期转暖无疑是转债正股乃至估值最直接的推动。

      同时,债市收益荒的背景下,债市对于转债的需求自然存在,此前机构增配的担忧主要是信用风波带来的波动,而当转债定价焦点从信用转向正股时,叠加纯债久期策略操作难度加大,负债端博取权益市场弹性收益的需求或将得到释放。简而言之,随着政策基调的转变,投资者对于波动难以有效控制的负面预期得到大幅修正,叠加转债历史级别的静态收益,转债估值存在较强修复动能。

      接下来,我们将试图梳理哪些转债品种或将从中受益。我们在《924 金融新政,怎么看,怎么配》中曾提及各项政策举措,在此我们不再一一赘述细则本身,而主要关注相关重点举措产生的影响。

      其一,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大消费品种,尤其是筹码结构相对较好的标的,值得重点关注。924 新政提及要降低存量房贷利率至新发放贷款利率附近,此前受制于还贷压力的消费需求或将得到部分释放,汽车(长汽转债)、商贸零售(孩王转债)、美容护理(水羊转债、科思转债、珀莱转债)、食饮(李子转债)品种值得重点关注。同时,结合以旧换新以及地产风险缓释的的政策导向来看,家电(华翔转债)、轻工(欧22 转债)也具有一定关注价值。此外,其他消费板块,如纺服长丝、消费电子类标的也可适当关注。

      其二,高股息品种的逻辑并未遭遇完全破坏,反而银行等红利权重品种的负面压制迎来阶段缓解。除降息20BP 这些广谱利好政策之外,924 新政还提及“央行创设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引导银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支持回购和增持股票首期额度是3000 亿元,未来或扩大规模”,这意味着,现金流状况良好的红利公司,无论是基于自身低波属性还是看好自身成长属性,均有动力增持/回购,如平煤转债、武进转债等。

      此外,银行作为红利风格第一大权重板块,在存量房贷利率下调落地&央行配套降准,叠加中小金融机构&地产风险正在收敛,银行不良率上升预期也得到暂时遏制的背景下,同样值得重点关注,如成银转债、齐鲁转债等。

      其三,非银金融品种作为风险偏好提升的直接载体,叠加并购重组预期,相关品种具有一定关注价值,如财通转债、华安转债、浙22 转债、国投转债等。

      其四,基于市值管理需求,主要指数成分品种&长期破净品种&本身增持/回购/分红态度明确的品种也具有一定关注价值。根据《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 号——市值管理(征求意见稿)》以及《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监管对主要指数成份股公司披露市值管理制度、长期破净公司披露估值提升计划等作出专门要求,并要求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依法合规运用并购重组、现金分红、股份回购等方式,推动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提升。其中,沪深300 指数成分股值得重点关注,一方面受益于成分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需求,另一方面,924 新政明确提及沪深300 可作为证券基金保险互换便利的抵押物。此外,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也提振核心ETF 品种需求。

      最后,除上述提及的各类方向之外,考虑到财政如若发力或将改善部分内需板块风险偏好,工程机械(柳工转2)、家具设备(弘亚转债)、刀具(华锐转债)等设备品种,以及水泥标的(万青转债)、建筑标的(鸿路转债)也可进行适当关注。

      风险提示

      财政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海外经济或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