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研究: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学习

袁野/苑西恒 2024-09-27 18:01:19
机构研报 2024-09-27 18:01:19 阅读

  核心观点

      9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客观分析了经济形势,既正视困难,亦强调主动作为,对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定调有所淡化,由“坚定不移完成”转变为“努力完成”。会议强调“主动作为,加力推出增量政策”,扩内需政策或将进一步加码。我们理解,此次会议释放信号尚不能确定为政策大转向,以往生产与需求出现较长时间背离,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亦会加大调控力度,如2018 年三季度、2019 年一季度和四季度、2021 年下半年和2022 年四季度等,政策旨在促进生产与需求的重新匹配,实现经济良性循环。因此,此次需求端政策出台,我们暂理解为“常规操作”。

      在宏观政策方面,我们认为会议对宏观政策的定调,是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7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的进一步贯彻落实,措辞更为积极,政策措施方向更为明确。(1)在财政政策方面,增量财政政策加码的概率有所提升,方向或是中央加杠杆,四季度或增发国债,适度提高赤字率,切实扩大有效需求,兜底“三保”工作。

      (2)在货币政策方面,会议或是推动当前增强货币政策的加速落实,年内“宽货币”或仍存空间。

      在房地产政策方面,会议关于房地产政策的表述增多,首提“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企稳”,这并不是政策转向,而是托底市场,核心是适度控制传统经济增长动能的回落速度,确保经济增长动能的平稳切换,避免出现经济增长失速现象,这亦是对2023 年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先立后破”精神的贯彻落实;从具体政策措施来看,本次会议增量地产政策有限;从房地产景气度看,随着稳地产政策逐步显效,商品房销售、房企融资、开工面积和施工面积等已呈现环比回暖迹象,叠加去年基数逐步走低,年内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迹象愈发明显。

      再提就业问题,需关注动能转换引发的结构性问题。政府适度干预,弥补市场失灵,可缓解新旧动能转换的阵痛。从解决就业角度考虑,短期加码财政政策,直接扩内需的必要性和有效性相对较高。

      l 风险提示:

      中美贸易摩擦超预期加剧;政策效果不及预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