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简评报告:政策组合拳破局出新 新一轮稳增长周期开启
9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点评:
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此次政治局会议有5大明显变化:
一是,召开的时点不寻常。研究经济工作的政治局会议通常在每年的4月末、7 月末和12 月中旬左右召开,十八大以来仅2016 年10 月、2018 年10 月和2020 年3 月以及2024 年9 月加开过讨论经济工作的政治局会议。此次在9月份的政治局会议上讨论经济工作释放了中央对当前国内经济高度重视的信号;
二是,认为当前国内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因此需要加大政策调控的力度,对宏观调控政策的描述比之前更加积极,提出“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并“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三是,明确提出“要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货币政策方面,“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实施有力度的降息”,目标手段更加明晰。9 月24 日,潘功胜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下调50bp 存款准备金率和20bp 政策利率,年末降准、降息仍有可能性。财政政策方面,提出“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切实做好基层“三保”工作。要发行使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强调了财政“逆周期”调节的作用,后续财政政策亦有望加力经济,可能的方式包括调整财政预算和赤字率、增发特别国债、地方专项债扩围等;
四是,有较大篇幅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表述,较之前更加明确地指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供给端“对商品房建设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支持盘活存量闲置土地”,需求端“回应群众关切,调整住房限购政策,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意味着将通过控制供给、刺激需求的方式来稳住房价,24 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已经提出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和二套房首付比例等政策,后续一线城市限购政策有望进一步放松;五是,关于资本市场的支持政策将更加积极。7月份政治局会议的提法是“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而此次提出“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提法较此前更加积极,且提出的措施更加具体,包括“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以及“保护中小投资者”等,四季度资本市场有望迎来更多增量政策和资金支持。
此外,本次会议还提及了民营经济促进法、中低收入群体增收、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重点人群就业等方面。
根据西南金工构建的高频经济指数和高频货币指数,截至9月26日两个高频指数均发出看多信号。高频经济指数通过综合周度的宏观数据,包括工业品价格、生产开工率、房地产销售等数据,通过时序标准化后进行拟合,高频经济指数领先于PMI同比,可预测当月的经济增速。高频货币指数结合了货币政策中的多项工具,包括存贷款基准利率、MLF 利率,以及货币市场利率,使用7天逆回购-R007 作为货币市场利率的信号,9 月24 日降低中央银行的政策利率,即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0.2个百分点从1.7%调降至1.5%,释放了货币宽松的信号,货币信号由负转正。因此当前基本面信号中的经济增长和货币信号看多,市场情绪高涨,看多A 股。
总的来看,本次政治局会议内容体现了稳增长的政策决心,从召开时点来看也体现了一定的迫切性,并回应了市场主体的诸多关切。往后看,预计接下来稳增长政策大概率将进一步发力,对于四季度经济将有较好的支撑作用。此外,对于股票市场的提振作用将较之前显著增强。在股债比价处于相对极端的位置的前提下,近期政策组合拳成为稳定股市情绪的重要工具,促使配置资金进行一定的股债切换配置,是权益类资产性价比开始体现的重要契机。同时,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从建设培育鼓励长期投资的资本市场生态、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及支持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稳健发展、着力完善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配套政策制度三方面加快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的加码信号有望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夯实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的基础。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节奏不及预期,海外经济超预期波动。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