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周度点评:政策转向 债市逆风

谭逸鸣/郎赫男 2024-09-29 09:12:11
机构研报 2024-09-29 09:12:11 阅读

  本周债市波动较大,全周走势呈“N”型,曲线熊陡本周(9/23-9/27)债市波动较大,全周走势呈“N”型,主要转折点有二:

      一是周二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央行出台降准降息等政策“大礼包”;二是周四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经济工作,一定程度超市场预期。货币政策“利好出尽”叠加财政稳增长政策加码信号的释放,风险偏好得到提振,债市止盈情绪升温,全线走弱,曲线熊陡。

      周一(9/23),央行时隔7 个月重启14 天逆回购,资金面边际转松,但幅度相对有限;市场对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预期较强,但同时也较为关注财政增量政策的发力,当日1Y、5Y、10Y、30Y 国债收益率分别变动-0.3、+0.3、-0.5、-1.0BP 至1.39%、1.73%、2.04%、2.14%。

      周二(9/24),央行继续大额投放14 天逆回购,资金面有所缓和;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召开,央行宣布降准、降息及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等政策,但同时还推出支持股市举措,一定程度提振风险偏好,债市在短期“利好出尽”之下全线走弱。

      当日1Y、5Y、10Y、30Y 国债收益率分别变动+3.0、+2.1、+3.5、+5.0BP 至1.42%、1.75%、2.07%、2.19%。

      周三(9/25),央行宣布“双降”后,MLF 降息先行,资金面转松预期得到明显提振,债市超跌反弹,当日1Y、5Y、10Y、30Y 国债收益率分别变动-3.0、-5.3、-2.9、-3.5BP 至1.39%、1.70%、2.04%、2.16%。

      周四(9/26),9 月政治局会议召开,释放较强的政策加码信号,一定程度超市场预期,止盈压力叠加财政发力预期进一步升温,债市收益率大幅上行,曲线熊陡,当日1Y、5Y、10Y、30Y 分别变动+1.5、+3.2、+3.5、+6.5BP 至1.40%、1.73%、2.08%、2.22%。

      周五(9/27),A 股表现强势,市场转向交易有所升温,继续压制债市情绪,债市持续“逆风”,当日1Y、5Y、10Y、30Y 国债收益率分别变动+3.5、+10.0、+9.3、+12.8BP 至1.44%、1.83%、2.17%、2.35%。

      全周走势来看,截至9/27,1Y、5Y、10Y 和30Y 国债收益率分别较上周五(9/23)变动+4.7、+10.3、+12.8、+19.8BP 至1.44%、1.83%、2.17%、2.35%,曲线熊陡。此外,存单方面,本周6 个月以上存单收益率有所回落,其中1Y 存单收益率变动-3.0BP 至1.91%。

      本周央行时隔7 个月重启14 天期逆回购,周五降准降息落地,资金面有所缓和,但资金分层仍较明显

      本周公开市场到期量较大,叠加债券发行缴款影响以及跨季资金需求较大,流动性缺口增加,央行时隔7 个月重启14 天逆回购,及时缓和资金压力,周五降准降息落地,流动性整体压力可控,但资金分层仍较明显,非银融入成本偏高。

      全口径看,本周央行OMO 及MLF 共计净回笼413 亿元。其中,逆回购投放14611 亿元,逆回购到期18024 亿元;MLF 投放3000 亿元。

      此外,周五降准落地,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 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将释放万亿元流动性;同时,逆回购利率降息20BP 落地,7 天期逆回购利率下调至1.50%,14 天期逆回购利率下调至1.65%。

      全周来看,本周资金面有所缓和,但资金分层仍较明显。截至9/27,DR001、R001、DR007、R007 分别较上周五变动-53.5、-58.4、-29.3、-6.7BP 至1.40%、1.43%、1.66%、1.99%,其中,R001-DR001 周度均值较上周变动+0.7BP 至7.7BP,R007-DR007 周度均值较上周变动+10.7BP 至17.8BP。

      债市“逆风”,反弹还是反转?

      继924 央行政策“大礼包”之后,926 政治局会议进一步强调“干”字当头,释放较强的稳增长信号,于债市而言,货币政策“利好出尽”、财政稳增长政策出台的预期进一步升温、叠加风险偏好得到提振之下,本周债市全线走弱,尤其是长端收益率上行幅度更大。

      “逆风”之下,债市是反弹还是反转?

      对此,我们聚焦三个问题来看:(1)降息落地,长债定价的合理区间在哪?

      (2)财政增量政策怎么看?(3)会发生大幅赎回负反馈吗?

      1、降息落地,长债定价的合理区间在哪?

      9 月以来,随着国内稳增长压力凸显以及美联储步入降息周期,国内货币宽松预期不断升温,债市提前对货币宽松进行“抢跑”定价。

      而924 央行“大礼包”过后,于债市而言,一方面货币政策“利好出尽”,另一方面对于后续财政及其他稳增长政策出台较为“担忧”,尤其是926 政治局会议召开后,止盈情绪快速升温,债市相应进行大幅调整。

      但从目前情况看,后续增量政策的具体出台时间、实际力度及后续效果,或仍需要进一步的等待、观察和验证,因此在当前的宏观图景以及货币政策支持性立场之下,中期维度来看国内债牛环境仍在,债市仍可顺势而为,本次降息落地后,债市利率的下行空间一定程度被打开。

      而关于10 年期国债收益率新的运行中枢,我们从924 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相关表述来看,降息前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1%的水平或是央行的合意点位:

      “目前,中国的长期国债收益率在2.1%附近徘徊,国债收益率水平是市场化形成的结果,人民银行尊重市场的作用。”

      由此来看,本次降息前,7 天期逆回购利率1.7%、对应10Y 国债收益率2.1%的水平,或是央行相对合意的点位,即二者利差为40BP 左右。

      相应地,本次降息20BP 至1.50%后,对应10Y 国债收益率中枢的运行区间下限有望降至1.90%附近。

      而对于运行区间的上限,考虑到当前市场预期和情绪的变化,若参考今年年初,以二者利差为70BP 来评估,则对应的上限为2.20%。

      综合来看,本次降息落地后,我们预计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中枢的运行区间为1.90%-2.20%。

      但短期内而言,考虑到跨季因素和或有增量政策的进一步出台,短期内长端突破前低的概率或不高,整体或处于区间偏上方运行,这当中关键在于后续增量财政政策的实际力度如何。

      2、财政增量政策怎么看?

      稳增长和防风险诉求下,当前市场对于后续财政增量政策较为关注,926 政治局会议提及“要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我们预计财政增量政策或已在途,时间窗口大概率落在10 月,具体时间点落在10月人大常委会的可能性更高。

      而目前财政收入缺口有多大?我们对此进行假设和测算:

      (1)第一本账:2024 年初预算中,一般预算收入22.4 万亿元,预算增速为3.3%,但截至8 月的实际增速为-2.6%,若按全年增速-3.0%计算,则全年实际收入为21.0 万亿元,新增缺口为1.37 万亿元。

      (2)第二本账:2024 年初预算中,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08 万亿元,预算增速为0.1%,但截至8 月的实际增速为-21.1%,若按全年增速-20.0%计算,则全年实际收入为5.66 万亿元,新增缺口为1.42 万亿元。

      (3)综合来看,第一本账缺口在1.37 万亿元,第二本账缺口在2.42 万亿元,两本账缺口合计2.79 万亿元。

      工具方面,从历史经验来看,常用的方式主要包括增发国债、发行特别国债、以及政策性金融工具,此外便是利用债务限额空间。当前而言,财政资金一方面可用于补充财政缺口,另一方面也可发行特别国债注资金融机构,以补充银行资本金。

      于债市而言,后续财政增量政策的发力,将一定程度提振基本面预期、加大利率供给压力、吸收流动性,对债市将形成一定扰动,影响市场节奏;但货币与财政配合之下,央行也将维稳资金面,且财政政策发力脉冲过后,其实际效果也还需进一步等待和持续观察,中期维度下,国内债牛环境预计仍在,债市趋势难言根本性逆转之下,调整后或仍是配置机会。

      3、会发生大幅赎回负反馈吗?

      从26-27 日两天调整来看,市场出现小幅赎回,整体影响尚且可控。市场较为担忧再次发生2022 年11 月的理财赎回潮,但当下而言,随着“学习效应”的增强,市场也将对增量政策力度及实际效果进行合理评估,曲线走在政策之前且反应迅速,叠加央行维稳资金面,我们预计再次发生大幅赎回负反馈的可能性不高。

      但需注意的是,随着后续财政及其他稳增长政策发力,供给压力持续之下资金或难以持续大幅宽松,应警惕市场预期和风险偏好变化、以及利率与信用联动之下触发小幅赎回负反馈的可能性,对应需加强关注自身负债端的稳定性,对流动性的考虑应给予更多权重。

      综合来看:

      长端方面,当前性价比逐步有所凸显,对于10 年期国债收益率运行中枢,  当前我们按照1.90%-2.20%区间判断,预计波动不会小,关注调整后的配置和交易机会,尤其是关注后续财政政策落地后,政府债发行与货币政策错位配合所带来的交易机会;当前市场预期和风险偏好变化之下,超长端或延续调整。

      短端方面,央行“双降”落地,跨季后资金和存单价格中枢会有所下行,中短端确定性更高,但随着票息和利差压缩,“赚钱效应”会逐步下降,存单方面需关注理财赎回影响。整体来看,短期内曲线将延续陡峭化。

      信用方面,在当前阶段,主要考虑中短端商金债、二永债等类利率品种以及中短久期中高等级信用,关注负债端稳定性,尤其关注跨季后理财规模回暖之下配置盘的边际变化,弱信用或还需等待。

      下周及节内重要会议及数据(9/29-10/07)

      周一(9/30),中国9 月PMI;

      周二(10/01),美国9 月ISM 制造业PMI;欧元区9 月通胀;周三(10/02),美国9 月新增ADP 就业人数;欧元区8 月失业率;周四(10/03),美国9 月ISM 非制造业PMI;

      周五(10/04),美国9 月非农就业;美国9 月失业率;? 风险提示:政策不确定性;基本面变化超预期;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更新不及时或不全面的风险。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