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月报:股市涨 债市买什么?

机构研报 2024-09-29 16:52:32 阅读

  投资要点:

      债市回顾与展望:股市涨,债市买什么?

      9 月债市回顾:债市大幅调整,利率先在宽货币政策预期催动下再创新低,随后在月末积极政策重磅落地后急剧回升。

      10 月利率债展望:9 月24 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宣布货币政策大礼包;9 月26日罕见提前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呈现出 “紧迫感”,会议正视经济问题,要求加力推出增量政策,财政方面预计也将进一步加码。短期看股债跷跷板和财政/地产政策将进一步加码对债市形成利空,策略上建议债市短期先回归谨慎,做好回撤管理,待政策窗口期尘埃落定、债市情绪企稳后再关注调整后的机会。拉长时间看,关注政策效果的显现,以及政策对居民、企业和资本市场信心的提振作用,跟随政策节奏、流动性、基本面效果做好应对。

      信用债策略方面,8 月底的调整使得市场隐忧信用债流动性问题,9 月中上旬信用债和利率债有所背离,信用债收益率下行幅度明显弱于利率债;月末一周政策组合拳远超市场预期,债市快速调整,信用债波动加大,尤其是前期修复较慢的中长端信用债,目前来看短债冲击相对较小。后续关注一系列稳增长政策落地情况,高频跟踪理财、债基赎回边际变化,判断信用债调整节奏;配置方面,建议以中短端中高等级品种防御为主,谨慎长久期,注意负债端稳定性,保持一定灵活性。

      转债策略方面,展望10 月,在政策暖风持续的情况下,转债市场或可更积极一些,且转债估值也处在21 年以来不高的位置。行业方面,建议关注可能会补涨且业绩较好/政策受益的方向,如上游资源品、中游新质生产力如电子及汽车,以及困境反转的行业等。策略方面,前期指数级别行情后可能会有所分化,建议关注三条线,一是稀缺性及流动性较好的大盘高评级品种,二是随着下修及权益上涨带来期权价值回归,平衡型品种配置价值显现,追求弹性可关注正股权益替代策略,三是对于中小市值弹性品种,后续还需跟踪政策及基本面边际变化情况,择机关注。条款博弈方面,回售博弈可能受到下修重新计数或者修改不下修时间等因素影响,效果有待观察。新券近期发行偏慢,后续仍可关注上市定位偏低的优质标的。

      基本面:1)9 月以来中观高频数据显示生产边际改善,需求有所分化:30 城商品房成交面积回升但仍处于历史同期低位、后续关注924 以来政策效果的显现,乘用车市场批发零售销量改善,出口综合指数下降但同比维持较高增速,钢材周度产量低位上行,沿海八省日耗煤量同比高增,行业开工率整体继续上行;基建高频数据表现分化。2)物价方面:预计9 月CPI 同比涨幅放缓、PPI 同比降幅或继续扩大。

      利率债市场回顾:1)资金利率:央行净回笼资金3918 亿元,资金利率上行,票据利率分化。2)一级发行:利率债净供给减少,存单量价齐升。3)二级市场:1Y/10Y/30Y国债利率分别下行5BP/持平/下行2BP 至1.44%/2.17%/2.35%。

      信用债市场回顾:1)一级发行:9 月主要信用债品种净供给转净融资。2)二级市场:

      交投减少,收益率利差双上行。3)9 月评级上调的发行人有4 家,评级下调的发行人有3 家;新增展期债券1 只,新增违约债券4 只;新增违约主体1 家。

      可转债市场回顾:1)转债指数上涨,日均成交量下跌4.62%,我们计算的转债全样本指数(包含公募EB)上涨,主要股指涨幅显著。2)从板块来看,所有板块均上涨,可选消费板块涨幅较大。3)估值上涨,百元溢价率上涨至18.14%,纯债YTM均值下跌。

      风险提示:基本面变化、政策不及预期、信用风险、股市波动、价格和溢价率调整风险转债强赎风险、数据统计存在遗漏或偏差。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