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研究报告:超调都是机会

刘郁/肖金川 2024-09-29 20:42:17
机构研报 2024-09-29 20:42:17 阅读

  9月23-27日,长端利率经历“爬坡式”大幅上行走势。10年国债活跃券(240011)上行至2.18%(+14bp);30 年国债活跃券(2400004)上行至2.35%(+20bp)。

      政策超预期,驱动债市上行

      回到“政策-利率”的定价框架上,政策的改变往往通过两个途经影响利率水平,一是基本面的改善,这是慢变量,偏向决定利率的中长期维度中枢水平;二是市场风险偏好的提振,这是快变量,迅速反转市场交易情绪,使得利率进入超调状态。目前债市正处于此种机构行为的扰动之中。

      长端利率已经超调

      从期限利差、市场定价预期两个维度推导,10 年国债收益率的市场合意区间或为1.97%-2.10%,30 年国债则为2.16%-2.30%。9 月29 日调休,部分非银机构主动“加时卖债”,10 年、30 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一度达到2.26%、2.43%,分别较月内低点上行反弹23bp、29bp,已经超出合理区间上限13-16bp,进入机构情绪释放和流动性偏弱的超调阶段。

      本轮市场调整,关注后续理财规模和净值

      对于后续的赎回风险,理财产品的净值和规模或可作为观察指标。净值表现方面,部分理财产品净值在周五已出现回撤,不过幅度仍然较小,尚未触及赎回潮的“安全垫”。

      规模方面,从结构上来看,不同于以往季末月,本轮调整纯固收类产品承担了43%的规模降幅,而在2023 年以来的季末月该比例仅基本分布在4%-12%区间,背后或是市场调整和季末回表共振的结果。但从整体上来看,理财当前规模的缩减幅度还未达到以往季末月的回表水平,表明当前尚未出现大幅赎回。

      进入难得的配置窗口期

      对于负债更加稳定的配置盘,虽然可能仍然纠结于财政政策的力度、股市情绪的冲击,但当前处于政策转变的初期阶段,经济的效果可能还有很长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货币政策持续发力,政策利率的中枢大概率持续下行。等待了大半年的配置窗口终于来了,且行且珍惜。与此同时回顾历史,在卖出挤兑行情中,绝对高点很难精准把控,对于能够承受一定波动的资金更适合左侧配置,越上越买。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财政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