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金融行业周报:证监会深化并购重组改革 政策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廖紫苑 2024-09-29 20:42:28
机构研报 2024-09-29 20:42:28 阅读

证券方面,证监会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央行创设新货币政策工具。9 月24 日,国新办发布会介绍众多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26 日政治局会议罕见地在9 月份讨论经济形势,释放出积极政策信号。中国证监会近期发布的《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旨在通过市场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市场活力,促进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不仅为券商等中介机构提供了新的业务发展机遇,也为上市公司提供了更加灵活和高效的并购重组环境。此外,央行行长潘功胜在9 月24 日的国新办会议上宣布创设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不仅为证券行业提供了流动性支持和新的业务增长点,也为资本市场的稳定和投资者信心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政策组合通过流动性支持和资本市场优化,为金融机构提供稳定投资能力,强化证券公司的专业服务和风险管理能力,鼓励并购重组市场发展,进而有助于市场的稳定与发展、提振投资者信心,建议关注头部券商中信证券、中国银河、华泰证券,符合并购主题的券商浙商证券、国联证券、方正证券、西部证券。

    保险方面,政策计划推动保险等中长期资金入市,险资增持ETF 凸显长期投资价值追求。证监会等相关部门计划出台《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旨在解决中长期资金入市的难点,优化制度环境,预计将促进保险公司积极参与资本市场,提升其投资的稳定性和积极性,有助于中长期资金入市,保障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此外,今年以来,险资持续加大对ETF 的布局力度,持有的ETF 份额较去年底增长了61.34%;险资对红利类产品的增配尤为显著,红利ETF等策略ETF 总规模超700 亿元,机构持仓占比过半。随着市场对长期资金的吸引力增强,预计险资等机构投资者将继续扩大对ETF 的布局。

    宽松的货币政策、保险投资结构的优化以及中长期资金的引导入市,共同促进资本市场的稳定,增强市场信心,鼓励长期投资,不仅为保险机构提供了更广阔的权益投资空间,而且通过引导机构投资者的参与,有助于实现市场的健康发展,建议重点关注“负债端景气+资产端无明显隐忧”的中国太保、“负债优异+受益地产回暖”的中国平安,关注“权益占比大+负债端改善明显”的新华保险和“负债端稳健+投资端弹性大”的中国人寿。

    市场回顾:本周(9.23-9.29)主要指数上行,上证综指报3,087.53 点,环比上周+12.81%;深证指数报9,514.86 点,环比上周+17.83%;沪深300 指数报3,703.68 点,环比上周+15.70%;创业板指数报1,885.49点,环比上周+22.71%;非银金融(申万)指数报1,682.18 点,环比上周23.00%,证券Ⅱ(申万)指数报1,407.41 点,环比上周+24.51%,保险Ⅱ(申万)指数1,971.06 点,环比上周+19.41%,多元金融(申万)指数报 1,057.01 点,环比上周+24.93%;中证综合债(净价)指数报 104.28,环比上周-0.54%。沪深两市累计成交6363.14 亿股,成交额58629.04 亿元,沪深两市A 股日均成交额9771.51 亿元,环比上周+77.19%。截至9 月27 日,两融余额13758.12 亿元,较上周+0.34%,占A 股流通市值1.98%。截至2024 年8 月31 日,股票型+混合型基金规模为6.21 万亿元,环比+1.30%,8 月新发权益基金规模份额105 亿份,环比+19.19%。板块估值方面,本周(9.23-9.29)券商板块PB 估值1.39 倍,位于三年历史68.31%分位。主要上市险企国寿、平安、太保和新华静态PEV 估值分别为0.85X、0.61X、0.51X 和0.44X。个股涨幅方面,券商:东方财富环比上周+57.25%,天风证券环比上周+45.62%,国海证券环比上周+45.36%。保险:中国平安环比上周+17.55%,中国人寿环比上周+14.32%,中国太保环比上周+18.13%,新华保险环比上周+28.70%。

    证券业观点:

    国新办与政治局召开会议,释放积极信号。9 月24 日,国新办发布会介绍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①央行降准0.5 个百分点,年底视情况再降0.25-0.5 个百分点,并降政策利率0.2 个百分点;②推出两项结构性工具以扩大投资、稳定流动性;③优化地产金融政策,降低房贷利率、统一首付比例、延长期限;④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研究并购重组措施,发布市值管理指引。26 日政治局会议罕见地在9月份讨论经济形势,强调加强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引导长期资金入市,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提振房地产市场,中央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证监会发布意见,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中国证监会近期发布的《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标志着资本市场在支持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该意见旨在通过市场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市场活力,促进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意见主要分为六点三个方面:

    上市公司方面,意见明确支持上市公司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转型升级,鼓励跨行业并购以及对未盈利资产的收购,这有助于引导资源向关键领域集中,促进产业链的完善和技术水平的提升;意见也鼓励上市公司加强产业整合,通过简化审核程序和完善限售期规定,支持上市公司之间的整合,提升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置效率。

    监管方面,证监会提出提高监管包容度,对重组估值、业绩承诺等事项给予更大的灵活性,以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为了提升交易效率,证监会支持上市公司采用分期发行股份、可转债等支付工具,建立简易审核程序,缩短审核时限;证监会将依法加强监管,规范并购重组活动,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中介机构方面,意见强调了中介机构服务水平在并购重组中的重要作用,鼓励证券公司等提高服务能力,为上市公司提供高质量的并购重组服务。

    我们认为,证监会的这一系列改革措施,不仅为券商等中介机构提供 了新的业务发展机遇,有助于券商在服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方面精益求精;也为上市公司提供了更加灵活和高效的并购重组环境,有助于券商在行业内部寻求并购重组的机会,以实现业务优化和竞争力提升。

    央行创设新货币政策工具,为证券行业提供流动性支持。央行行长潘功胜在9 月24 日的国新办会议上宣布创设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旨在支持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增强投资者信心:

    (1)证券基金保险互换便利工具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使用持有的债券、股票ETF、沪深300 成分股等资产作为抵押,从中央银行换取国债、央行票据等高流动性资产。这一措施的实施,首期操作规模达到5000 亿元,不仅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流动性支持,还增强了其资金运用的灵活性和效率。通过这种方式,金融机构能够将持有的流动性较差的资产转换为高质量的、高流动性的资产,从而提升其整体的资金获取能力和股票市场的增持能力。这对于证券行业来说,意味着能够更加灵活地调整资产组合,优化流动性管理,同时也为市场提供了更多的稳定性。

    (2)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引导商业银行向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提供贷款,用于回购或增持上市公司股票。这一工具推出的首期额度为3000 亿元,中央银行将向商业银行发放再贷款,提供的资金支持比例100%,再贷款利率为1.75%,商业银行对客户发放的贷款利率约为2.25%,这一相对较低的利率水平有助于降低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鼓励其进行股票回购和增持,从而稳定股价,增强市场信心。对于证券行业而言,这一工具不仅有助于稳定市场情绪,还能够促进市场交易的活跃度,提高市场流动性。

    我们认为,央行的这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推出,不仅为证券行业提供了流动性支持和新的业务增长点,也为资本市场的稳定和投资者信心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证券行业有望迎来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机遇。

    政策组合通过流动性支持和资本市场优化,为金融机构提供稳定投资能力,强化证券公司的专业服务和风险管理能力,鼓励并购重组市场发展,进而有助于市场的稳定与发展、提振投资者信心。 建议关注头部券商中信证券、中国银河、华泰证券,符合并购主题的券商国泰君安、国联证券、浙商证券、方正证券、西部证券。

    保险业观点:

    证监会等相关部门计划出台政策,推动保险等中长期资金入市。为响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支持长期资金入市的号召,证监会等相关部门计划出台《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旨在解决中长期资金入市的难点,优化制度环境。该指导意见着重于三个方面的举措:

    (1)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鼓励基金公司提升投研和服务能力,创设满足投资者需求的产品,并通过优化产品注册流程、推动指数化产 品创新、降低综合费率等方式,为投资者创造长期收益。

    (2)完善“长钱长投”的制度环境,提高监管对中长期资金权益投资的包容性,全面落实长周期考核机制,打通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制度障碍,引导养老保障体系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完善社保基金和基本养老保险资金的投资政策。

    (3)持续改善资本市场生态,通过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完善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制度安排、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等措施,塑造一个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并能够持续发展的市场环境。

    我们认为,该指导意见鼓励基金、保险等中长期资金入市,旨在消除这些资金入市的障碍,创造新的发展机遇,提升资本市场的信心,发挥资本市场“稳定器”“压舱石”的作用。这些措施预计将促进保险公司积极参与资本市场,提升其投资的稳定性和积极性,有助于中长期资金入市,保障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险资增持ETF,凸显长期投资价值追求。今年以来,险资持续加大对ETF 的布局力度。截至2024 年6 月底,险资持有的ETF 份额较去年底增长了61.34%。在新上市的ETF 中,险资和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机构投资者成为重要持有人,如9 月20 日上市的新华中证红利低波动ETF 和招商沪深300ETF 的前十名基金份额持有人中,机构投资者合计持有份额分别约16.44%和17.24%。险资对红利类产品的增配尤为显著,上交所发布的《ETF 投资交易白皮书(2024 年上半年)》显示,红利ETF 等策略ETF 总规模超700 亿元,机构持仓占比过半,沪市红利主题ETF 规模同比增长超56%,成交额增幅超120%。以华泰柏瑞红利低波动ETF 为例,其机构持仓占比从2023 年末的82.81%增长至今年6 月底的88.23%,前十大持有人中险资占了七席,显示出险资对ETF市场的深度参与和对长期稳定收益的追求。我们认为,险资的持续增配红利类产品,反映了其对长期收益的重视和对当前入市时点的积极判断。随着市场对长期资金的吸引力增强,预计险资等机构投资者将继续扩大对ETF 的布局,这不仅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选择和机会。

    本周(9.23-9.27)保险板块呈上涨趋势。宽松的货币政策、保险投资结构的优化以及中长期资金的引导入市,共同促进资本市场的稳定,增强市场信心,鼓励长期投资,不仅为保险机构提供了更广阔的权益投资空间,而且通过引导机构投资者的参与,有助于实现市场的健康发展。 建议重点关注“负债端景气+资产端无明显隐忧”的中国太保、“负债优异+受益地产回暖”的中国平安,关注“权益占比大+负债端改善明显”的新华保险和“负债端稳健+投资端弹性大”的中国人寿。

    流动性观点:本周(9.23-9.29)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413.00 亿元,其中逆回购投放14611.00 亿元、到期18024.00 亿元,MLF 投放3000.00亿元。同业存单共发行8679.30 亿元,到期6420.30 亿元,净投放2259.00 亿元。地方债共发行6133.47 亿元,到期380.40 亿元,净投放5753.07 亿元。

    货币资金面:本周(9.23-9.29)短端资金利率下行。8 月加权平均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1.77%。本周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R001-19bp 至1.83%,R007-18bp 至1.87%,DR007-29bp 至1.66%。SHIBOR 隔夜利率-53bp 至1.40%。债券利率方面,本周1 年期国债收益率+1bp 至1.41%,10 年期国债收益率+14bp 至2.18%。

    风险因素:资本市场改革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券商行业竞争加剧,资本市场波动对业绩影响具有不确定性,险企改革不及预期,长期利率下行超预期,代理人脱落压力加剧,保险销售低于预期等。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