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点评:量价齐跌工业企业利润大幅回落 期待政治局会议政策效应释放
内需偏弱叠加极端天气扰动,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由正转负,跌至2012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1-8 月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增长0.5%,较前值回落3.1 个百分点;当月同比由正转负,同比下降-17.8%,为2012 年以来的最低值,增速较上月大幅回落21.9个百分点。1-8 月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增速回落0.5 个百分点。从量、价和利润率三方面看,内需偏弱、台风雨水等极端天气因素导致工业生产放缓,进而加剧对营收和工业企业利润的拖累,8 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自今年3 月以来首次回落则5%下方;价格方面,8 月PPI 同比增速为-1.8%,较上月大幅回落1个百分点,也是拖累本月工业企业盈利回落的重要因素;利润率方面,1-8 月工业企业营收利润率为5.34%,较前值下降0.06 个百分点;每百元营收中的成本为85.39 元,较前值提升0.06 元,企业成本的小幅上升也拖累工业企业利润率的改善。总体来看,生产端、价格以及利润率的回落均对本月工业企业利润形成拖累。
从企业周转情况看,8 月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20.4 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66.8 天,分别较去年同期增加0.1 和0.3 天,周转速度均为历史同期最慢水平。8 月应收账款同比增长8.4%,占总资产比重升至14.61%,高于去年同期0.25 个百分点,一定层面也反映出当前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或较为严重。总体来看,8 月工业企业利润大幅回落,内需偏弱对企业盈利的拖累持续显现。从9月高频数据来看,中诚信国际宏观高频指数(CHIM)较8 月小幅回落也指向经济运行存在进一步放缓的压力。近期政治局会议以及国务院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发布会,发布了新一轮的一揽子增量政策,有助于市场信心的恢复,后续随着生产的修复工业企业利 润或边际好转,但价格水平、周转速度以及利润率水平偏低会一定程度制约企业利润修复的速度和斜率。
制造业利润大幅放缓,其中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利润下滑显著。1-8 月,不同行业利润增速延续分化格局,其中或受“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导致的煤炭需求增加影响,上游采掘业利润降幅收窄,同比下降9.2%,较前值边际改善0.3 个百分点;制造业利润增速同比增长1.1%,较前值大幅下降3.9 个百分点,是拖累本月工业企业利润放缓的主要因素。具体来看,高技术制造业利润仍保持较快增长,同比增速为10.9%,拉动工业利润增长1.8 个百分点,其中代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航天器及运载火箭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等行业利润增长较快,同比分别增长20.3%、26.2%、29.9%。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3.2%,增速较前值继续回落2.9 个百分点,或与外需放缓相关。其中,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汽车、铁路船舶、计算机通信、仪器仪表制造业分别较上月回落2.1、3.1、3.7、3.1、2.4、3.0 和1.8 个百分点。受去年较低基数影响,制造业下游的消费品制造业利润仍保持较快,1-8 月累计同比增长8.4%,但较前值下降1.8 个百分点,或受8 月商品消费放缓导致。
或受煤炭等原材料价格走高的影响,8 月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延续放缓趋势,累计同比增长14.7%,增速较前值降低5.4 个百分点。
中游制造业和公共事业利润总占比小幅回升,上游制造业利润占比小幅回落。将41 个工业行业划分为上游(采矿+原料)、中游(制造)、下游(消费)与公用事业四类来看,8 月中游制造业利润占比回升0.4 个百分点至46.5%,但其内部利润增速分化较大,铁路船舶、计算机通信等制造业利润均保持较高增速,1-8 月分别同比增长34.5%和22.1%;专用设备、电气机械、仪器制造业利润增速均为负。公共事业部门利润占比回升0.1 个百分点至11.7%。下游制造业利润占比保持不变,占比为21.1%。上游行业利润占比小幅回落0.4 个百分点至20.8%。
或受高技术制造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影响,中下游制造业利润总占比提升0.3 个百分点至67.2%。
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工业企业利润均边际回落,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保持稳定。从不同企业类型看,1-8 月国有控股企业和私营企业工业企业利润均较前值有所回落,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利润增速由正转负,同比增长-1.3%,较前值下降2.3 个百分点;私营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6%,较前值大幅下降4.7 个百分点。从资产负债率看,不同类型企业基本保持稳定。
1-8 月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较前值小幅提升0.1 个百分点至57.3%;私营企业资产负债率与前 值持平,仍为59.3%;股份制企业资产负债率小幅提升0.1 个百分点至58.7%,但私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杠杆率均处较高水平。
内需偏弱对于企业盈利的制约持续,工业企业效益恢复基础仍需继续巩固。当前营业收入增速放缓、利润率偏低、周转速度偏慢均不利于企业盈利修复。后续看,“924”国办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发布会出台一揽子增量措施,为经济回升向好提供了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财政政策方面,“926”中央政治局提出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或有助于生产和内需的提振。但政策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确认,并且预期改善向实体经济的传导存在时滞,后续应加快增量政策的落地落实,积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同时加快地方专项债的发行和使用,尽快转化为实物工作量,助力工业企业效益的恢复和巩固。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