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事业行业:电碳市场划清界限 双碳转型框架下协同发力
核心观点
绿电交易获得溢价收益,绿证为环境价值唯一凭证:绿电交易是电力中长期交易的组成部分,电能量价值与绿色环境价值分开核算;从各地情况来看,绿电交易价格通常高于当地煤电基准价,度电环境溢价1-5 分钱不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建档立卡后可申请核发绿证,绿证是绿电环境价值唯一凭证。新能源平价上网时代,绿电绿证收益逐步替代电价补贴,补充完成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能耗双控框架下绿证可抵扣能耗总量。
全国碳市场步入第三个履约周期,CCER 市场2023 年正式重启:2021年全国统一碳市场正式运行,2024 年《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2023 年我国CCER 项目重新启动,项目方法学全面更新。碳配额强制市场+CCER 自愿市场构成我国碳市场基本框架。
全国碳市场扩容+取消间接排放,CCER 与绿证划清界限:为与国际接轨,全国碳市场不再核算间接排放,绿电消费抵扣碳排放无望;新纳管三大行业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排放量占全国总量比例有望达60%,取消间接排放有望避免碳成本双重履约问题。CCER 与绿证正式划清界限,两年过渡期内深远海海上风电、光热发电项目自主决定申领绿证与申报CCER 二选一,避免环境价值重复获益。
投资建议:绿电绿证市场加速扩容,绿色电力环境价值有望得到合理定价,新能源发电项目收益回收机制进一步打通,绿电运营商有望通过开展绿电绿证交易获得环境溢价,进一步增厚利润。建议关注绿电运营商龙源电力(A+H)、华润电力(H)、新天绿能(A)、新天绿色能源(H)、中国电力(H)、福能股份(A)。
风险提示:碳市场建设推进不及预期;绿证价格短期下行;市场电价下行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