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系列十一:从结构到总量 宏观预期改善

徐闻宇 2024-09-30 11:07:43
机构研报 2024-09-30 11:07:43 阅读

  宏观事件

      9 月25 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4 年第三季度例会。会议认为,要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力度,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精准性。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信贷合理增长、均衡投放,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促进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强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导作用,发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效能,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开展国债买卖,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强化预期引导,增强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防止形成单边一致性预期并自我强化,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核心观点

      政策从结构转向总量

      政策目标:前置“改善社会预期”要求,后置“增强经济活力”要求,并且删去了“防范化解风险”的表述,体现了政策对全力扭转市场主体信心的需求。

      经济形势: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转向“总体平稳”,表述弱化。

      宏观政策:从“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转向“调控力度加大”、“干字当头、众志成城”。

      货币政策:转向“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力度”,货币政策进入到宽松的增量阶段;物价的目标从“促进物价温和回升”转向“保持物价在合理水平”。

      结构政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不变,结构上新增了“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合理的消费融资需求”以及“支持盘活存量闲置土地,降低存量房贷利率”。

      汇率政策:从二季度强调汇率的稳定转向了“增强汇率弹性”,即在国内宏观政策从结构转向总量的过程中,通过适度的增强汇率弹性,缓和政策压力。

      关注市场的贝塔行情

      随着宏观政策进一步确认了从稳健偏宽松进一步向宽松转变,通过“全力推进金融增量政策举措加快落地”以更快实现社会预期的改善。关注政策转变过程中的贝塔机会。

      风险

      经济数据短期波动风险,金融市场波动风险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