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30日利率债观察:期待新一轮存款降息
1、期待新一轮存款降息
近一周以来,我国央行实施的降息极显力度。9 月27 日,人民银行将7D OMO利率由1.7%降至1.5%,降幅为20bp,打破了近四年多以来每次皆降10bp 的“传统”,体现出了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的加大。在7D OMO 降息之后,其余期限OMO、临时正、逆回购、各期限SLF 利率亦随之下行了20bp。
9 月操作的MLF 利率降低了30bp,幅度是超过OMO 的。自今年7 月25 日起,MLF 采用利率招标,即参与机构在不同的利率档位报出对应的资金需求,并形成最终的中标利率,这样的安排淡化了MLF 利率的政策属性、强化了其市场属性。(更详细的阐释烦请参见我们2024 年7 月26 日的报告《解析“降息周”》。)9 月29 日,人民银行指导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关于批量调整存量房贷利率的倡议》,倡议各商业银行对存量房贷利率进行批量调整。按照潘功胜行长在9 月24 日新闻发布会上的表述,本次调整预计平均下降幅度在0.5 个百分点左右。
在市场化的利率调控机制下,7D OMO 利率的降息将会带动LPR 下行。在2024年9 月27 日的报告《如何看待9 月27 日的降准降息?》中我们曾预测“10 月21 日形成的(1Y 和5Y 以上)LPR 大概率也会下行至少20bp”。我们依然坚持上述判断。LPR 是贷款市场的基准利率,对于贷款实际利率具有方向性和指导性作用。显然,10 月LPR 下行有助于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进一步降低,并激发出更多的有效融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二季度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已经降至1.54%,处于有数据以来最低水平。净息差过低会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形成制约,也会为资金空转提供便利。上文所述的存量房贷利率下调以及LPR 降息皆会对银行的净息差形成向下的压力,这急需银行降低负债成本予以平衡。
存款是商业银行占比最高的负债工具,故此降低存款利率在当前尤为关键。我们建议今年10 月初即采用“大行带头、股份制银行快速跟进、其余银行有序跟随”的模式,快速开启新一轮存款降息。鉴于10 月LPR 大概率会下行至少20bp,我们认为存款利率下行幅度亦不宜低于20bp。我们建议主要银行2Y 及以内的定期存款挂牌利率降低20bp,3Y 及5Y 定期存款的挂牌利率降低30bp,大额存单利率与相同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基本等幅调整,协定存款的降息幅度宜高于3Y 定期存款10bp 左右。
展望更远的未来,存款利率的趋势性下行是大概率事件,存款利率调整中“轮次”或“批次”的概念将逐渐淡化。银行可以在不影响公平有序的竞争秩序的前提下,在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框架内,根据存款市场的供求状况、金融市场利率的走势以及本行的实际情况更为灵活地调整其对于存款产品的定价。
2、风险提示
经济基本面变化超预期,不理性的预期引发市场快速波动,对当前的货币政策框架理解不到位。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