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行业研究:美东港口罢工在即 淡季涨价预期加强
事件描述
去年开始的美东港口劳资谈判至今仍无实质性进展,当前合同将于9 月30 日到期,美东及美湾的部分港口已针对10 月1 日可能开始的罢工制定应急方案。9/27 当周,SCFI 美西和美东分别为4,852 和5,626 美元/FEU,多家船公司已计划加征约3000 美元/FEU 的附加费。
事件评论
美东港口罢工已基本成定局。我们在6 月份发布的集运涨价观察系列之一《美东罢工风险再起,旺季需求成色渐现》中已提示了美东港口罢工的潜在风险。截至目前,工人协会ILA 与码头运营商联盟USMX 之间的谈判仍无进展。根本原因还是涉及工人利益的薪资问题存在分歧。薪资方面,ILA 的要求是涨薪78%(即在下个6 年期合同内每年时薪提高5 美元),但USMX 拟提供约40%的涨幅。ILA 称为争取薪资谈判筹码,计划 10 月1 日开始罢工,或会成为美东1977 年以来首次罢工。部分港口已针对潜在的罢工制定应急方案,在接下来几天延长码头运营时间,并敦促货主和船东尽快完成集装箱进出港。
港口罢工有什么影响?通常会导致港口拥堵、运价上涨以及货量转移。以美西为例,2002年至今因薪资谈判破裂共发生3 次罢工 (2002、2014、2022),实际影响还是要看罢工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以及政府介入时点。2002 年,因劳资谈判破裂,美西港口9 月27 日开始罢工,10 月8 日布什政府援引《塔夫脱-哈特利法案》结束罢工。本次罢工持续11天,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积压的船舶直至次月才处理完成。2014-2015 年的罢工主要以间歇性罢工和消极怠工方式为主,持续时间更长(共持续约九个月)。美西港口1H2014 运价同比上涨9%;由于港口拥堵以及船期延误,货量向美东转移(美西港口2015年货量份额减少4.3%至65.6%),货量增长导致美东运价1H2014 同比上涨28%。
本次罢工将持续多久?短期内或对美东航线造成冲击导致供应链紊乱,核心原因在于拜登政府不会过早介入,罢工成既定事实。尽管以美国零售联合会为主的货主呼吁政府干预,但恰逢美国大选,拜登政府为了民主党支持率考虑,恐难以过早介入干预罢工以致丢失码头工人的选票。但美东/美湾港口集装箱进口量占全美超41%,长时间罢工势必对经济造成更大的冲击,“政治化”色彩的劳资谈判意味着政府也不会放任情况恶化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因此11 月大选结束后政府或及时介入,意味着罢工及谈判将持续1-2 个月。
投资建议,美线短期受冲击,淡季涨价预期加强,对欧线的传导路径则更加长,核心变量为罢工持续时间。自7 月高点以来运价持续下跌,部分船公司已计划征收附加费,一方面是应对潜在罢工,另一方面也体现行业协同挺价。但在需求旺季转淡以及前期美线涨价未落地的情况下,需求对运价暂无显著支撑,涨价完全落地还要观察持续罢工是否会影响集运效率。由于部署船型的差异,对欧线的传导路径则更加长,核心关注罢工引起的美线运力冻结是否会导致更大范围的运力紧缺,以及美线空箱回流受阻是否会导致缺箱少柜。但是无论从运力还是运量角度,中远海控在美线的市占率均最高,因此公司将受益于美线持续罢工,我们建议关注现金流充沛、分红政策稳定的全球头部班轮公司中远海控。
风险提示
1、新造船运力加速交付;
2、全球宏观经济波动。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