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事件点评报告:鼓励长期资金入市奠定牛市根基

徐圣钧 2024-09-30 19:56:11
机构研报 2024-09-30 19:56:11 阅读

事件:9 月26 日,中国证监会网站发布,为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9 月26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努力提振资本市场,近日,经中央金融委员会同意,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投资要点:

    稳定资本市场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过去一周接连召开的重磅会议及政策,总体延续了主基调,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的背景下,稳增长仍然是硬要求。稳定股市,提振市场信心,改善预期也是稳增长的关键环节之一。8 月经济数据整体表现疲软,融资数据方面,8 月各期限新增居民贷款继续同比少增。

    8 月份PMI 数据来看,供大于求的总量失衡问题较为明显,价格类和需求类指数在荣枯线下出现较大幅度下降,拖累PMI 数据的整体表现。

    鼓励培育适合长期投资的资本市场生态是意见的核心:意见提出要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鼓励上市公司回购增持,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严厉打击资本市场各类违法行为。完善适配长期投资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完善中长期资金交易监管,完善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配套机制,推动与上市公司建立长期良性互动。

    推动机构投资者发展,引导价值投资理念:截至今年8 月底,权益类公募基金、保险资金、各类养老金等机构投资者合计持有A 股流通市值14.5 万亿元,较2019 年初增长1 倍以上,占A 股流通市值比例从17%提升至22.2%。虽然A股机构化的进程加快,但市场资金短视化的概念炒作等造成个股及指数大起大落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这正是由于长期机构投资者的长期投资行为没有得到合理的保护。从资金博弈的角度看,我国资本市场要防止上述情形,必须加大长期资金的入市比重。

    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支持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稳健发展是《指导意见》的重要抓手。《指导意见》要求加强基金公司投研核心能力建设,制定科学合理、公平有效的投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基金公司从规模导向向投资者回报导向转变,努力为投资者创造长期稳定收益。丰富公募基金可投资产类别,建立ETF 指数基金快速审批通道,持续提高权益类基金规模和占比。稳步降低公募基金行业综合费率,推动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适配居民差异化财富管理需求。

    投资建议:指导意见倡导中长期价值投资,形成中长期资金更好发挥引领作用、投融资两端发展更为平衡、资本市场功能更好发挥的新局面。我们判断本次的政策利好更偏向于沪深300 等低估值蓝筹股。市场层面目前股市已出现大幅上涨,沪深股市成交量也同步放大,投资者入市热情高涨。我们判断未来股票市场波动性可能会加大,但整体震荡上行趋势已确立,后期会随着政策引导,市场有望迎来基本面和政策面共振的长期牛市。

    风险提示:财政政策不及预期;货币政策宽松不及预期;发达国家通胀超预期可能引发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对国内货币政策带来冲击;国际经济形势如俄乌冲突等可能对国内经济带来冲击。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