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双周报:稳市场增量政策加速出台 A股成交额连续三日超过万亿元大关

吴晓彤 2024-09-30 19:56:27
机构研报 2024-09-30 19:56:27 阅读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截至2024年9月27日,近两周银行、证券、保险指数涨跌幅分别+12.96%、+27.39%、+20.65%,同期沪深300指数+17.23%。在申万31个行业中,银行和非银板块涨跌幅分别排名第28、3位。各子板块中,宁波银行(+27.51%)、东方财富(+63.01%)、新华保险(+31.75%)表现最好。

    周观点:银行:9月27日,央行宣布降准0.5个百分点,并公告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20个基点。9月24日国新办发布会上央行公布近期将降准降7天OMO利率,3日后即正式落地,充分体现央行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以及全力推动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坚定决心。本轮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向金融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降准后,银行业平均存款准备金率将为6.6%,与国际上主要经济体的央行相比还有一定空间。在年底前,还有三个月时间,根据市场情况,有可能进一步下调0.25到0.5个百分点。从宏观层面来看,本轮降准有利于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而对于银行业来说,降准将为银行提供长期低成本资金,优化银行体系资金结构。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0.2个百分点,从目前的1.7%降为1.5%,进一步强化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的政策利率地位。在市场化利率的机制下,本轮7天逆回购利率调整将带动国内市场基准利率的调整,带动MLF下调0.3%,预计LPR和存款利率也将随之下行0.2%—0.25%,以保持商业银行净息差的稳定。近期房地产、货币政策等政策组合拳接续落地,建议关注各项稳增长政策的落地情况,把握预期与信心扭转的关键期,若后续各项托底政策持续发力显效,将从根本上改善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后续经济指标的积极变化或将成为银行板块修复的重要催化剂。

    证券:综合沪深交易所的数据,截至9月27日收盘,两市股票总市值约72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周五收盘时的63.3万亿增加了8.87万亿元,增幅约14%,A股成交额已连续三日超过万亿元大关。本周二,央行宣布首次创设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资本市场,首期互换便利操作规模5000亿元,获取的资金只能用于投资股市,这向市场传递了明确的政策信号——即政策层面对资本市场的支持是坚定且具体的,这是本轮证券板块涨势凶猛的重要导火索。此前股市增量资金不足是市场疲乏的重要原因,该新政将大幅提升相关机构的资金获取和股票增持,相当于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是活跃资本市场的重要举措。近期,美联储降息以及国内央行的降准降息等政策共同搭建了宽松的货币环境,改善市场流动性,提振股市交投活跃度。对于券商而言,其业务与股市活跃度高度相关,随着市场流动性的改善,券商的经纪业务、自营业务等均有望迎来增长。同时,券商板块当前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叠加券商并购重组重要 题材,具备较高的安全边际和投资价值,流动性的改善加速了其估值的修复过程,吸引了大量资金的涌入。可以说在本轮超预期政策转向中,证券是核心受益板块,建议继续关注头部券商以及并购重组主线。

    保险:9月24日,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一系列重大经济政策出炉,保险公司资产端将有所受益:一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并带动市场基准利率下行,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并统一房贷的最低首付比例,以上增量政策有望加速宏观经济预期的回暖,长端利率有望实现修复提升。二是创设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保险公司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这是活跃资本市场的重要举措,权益市场回暖有望带动投资收益进一步提升。在去年三季度的低基数效应下,今年三季报净利润增速有望进一步走阔。

    投资建议。银行:建议关注宁波银行(002142)、杭州银行(600926)、常熟银行(601128)、成都银行(601838)、招商银行(600036)、农业银行(601288)、中国银行(601988)、工商银行(601398)和中信银行(601998)。保险:中国太保(601601),中国平安(601318),中国人寿(601628),新华保险(601336)。证券:浙商证券(601878)、国联证券(601456)、方正证券(601901)、中国银河(601881)、中信证券(600030)、华泰证券(601688)、国泰君安(601211)。

    风险提示: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银行资产质量承压的风险;代理人流失超预期、产能提升不及预期的风险;长端利率快速下行导致资产端投资收益率超预期下滑的风险等。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