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官方PMI点评:市场处于政策交易阶段

张继强/吴宇航/吴靖 2024-09-30 21:05:14
机构研报 2024-09-30 21:05:14 阅读

  核心观点

      9 月制造业PMI 49.8%,强于预期和季节性,但仍位于枯荣线下。从原因上看,制造业修复的主要原因在于7-8 月的低基数和9 月的季节性拉动。需求端弹性有待政策效果进一步发挥,生产修复强于新订单,价格有所修复但仍在低位,但近期大宗价格走势对后续数据或有所拉动,制造业主动补库意愿尚有待强化;服务业PMI 表现略弱于季节性。市场正处于预期交易阶段,短期弹性看财政政策,而最终能否摆脱波浪式运行的局面,则需继续观察更多信息。债市逆风而行,下一步观察财政政策并提防赎回反馈风险。股市方面,政策仍在兑现过程中,踏空资金仍有逢调整补仓需求,考虑政策的含金量和级别,我们判断股指超过今年4-5 月,已在今日实现突破,节后观察财政预期差等,企业盈利驱动需要时间。

      事件

      中国9 月官方制造业PMI 49.8,预期49.5,前值49.1。

      中国9 月非制造业PMI 50,前值50.3。

      点评

      1、9 月制造业PMI 49.8%,强于预期和季节性,但仍位于枯荣线下方。非制造业PMI 50%,略弱于季节性,整体看综合PMI 产出指数基本符合季节性运行规律。

      2、从原因上看,制造业修复的主要原因在于7-8 月的低基数和9 月的季节性拉动,从规模、行业等结构数据上得到印证,前期回落较大的小型企业、季节性更为敏感的上游行业修复,修复程度相对更大。

      3、另一方面,需求端弹性有待政策效果进一步发挥,一是,生产修复强于新订单,新订单指数在荣枯线下方;二是,价格有所修复但仍在低位,9 月通胀数据可能继续反复,但近期大宗价格走势对后续数据或有所拉动;三是,结合高频数据,实物量仍有待强化,价格、进口、就业、库存、采购量等分项反映内生需求仍需夯实,制造业主动补库意愿尚有待强化;四是,服务业PMI 表现略弱于季节性。

      4、市场启示

      市场正处于预期交易阶段,上周金融政策组合拳和政治局会议后,市场预期有所上修。近几日政策开始落地,核心一线城市继续放松地产政策,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细则公布,基本在上修后的预期范围之内。

      目前看政策更多是防风险,基本面尾部风险显著降低,后续的短期弹性看财政政策,而最终能否摆脱波浪式运行的局面,则需继续观察更多信息:一是,要逆转当前经济的反馈强化,财政政策可能不仅在规模、方式和投向上给市场带来更多、更显著的超预期信息,而且预计会更为系统性的债务重组计划和长效机制,关注可能的预期差;二是,价格信号需要强化,尤其资产价格和前端生产价格需要见到明确的逆转信号;三是,地产销售、房价等需要企稳,以稳定地方政府和居民部门的经济循环。四是,居民部门活动得到强化,具体可观测实际利率、M1、居民存贷款等指标。我们期待这些信号能在后续逐步得到明确,暂不改变数据波浪式运行的基础判断。

      债市仍逆风而行,下一步观察财政政策并提防赎回反馈风险。操作上,坚持品种选择+波段操作>久期策略,配置盘可选择逢调整布局,中短久期信用债、商金债和存单相对确定性更强,长端利率关注调整中的布局机会。当然,如果财政政策超出预期,则需要重新修正判断。

      股市方面,政策仍在兑现过程中,踏空资金仍有逢调整补仓需求,意味着股市在当前位置的风险还不大。考虑政策的含金量和级别,我们判断股指超过今年4-5 月,已在今日实现突破,节后观察财政预期差等,企业盈利驱动需要时间。

      制造业供需季节性改善

      9 月生产指数51.2%,回升1.4 个百分点,强于预期和季节性;新订单指数49.9%,回升1.0 个百分点,供需均有所回暖,生产端修复强于需求端。9 月原材料库存指数47.7%,较8 月回升0.1 个百分点;产成品库存指数48.4%,回落0.1 个百分点,当月制造业处于被动去库存状态。从几个供需指标来看,“新订单-产成品库存”反映的经济动能指数回升1.1 个百分点,而生产-新订单、以及我们计算的供需缺口指标略有扩大。

      分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PMI 分别比上月上升0.2、0.5 和2.1 个百分点,小型企业环比修复程度更高,比前两个月更大幅度的下行形成镜像,基数或是主要原因。

      细分行业,行业大类,原材料、中间品、消费回升,设备较上月回落,原材料领跑大类行业。细分行业,本月绝对值最高的4 个行业为造纸、有色、石油炼焦、通用,环比最好的3 个行业为化学、黑色、服装,从三月均同比看,最好的3 个行业为造纸、电气机械、石油炼焦。

      9 月PMI 制造业回升略超季节性,从原因上看,环比低基数和季节性可能是PMI 修复的主要原因,行业层面化工、黑色、有色、纺织的回升幅度最大,也反映了上游行业季节性力量的推升,可能也与下旬政策对预期的提振有关,在前端行业反映更为明显。另一方面,价格、进口、就业、库存、采购量等分项反映内生需求仍需夯实,制造业主动补库意愿尚有待强化,下一步关注政策落地后的现实跟进效果,持续性还在于财政的长效机制。

      新出口订单有所回落

      9 月新出口订单指数47.5%,较上月下滑1.2 个百分点,外需或有所回落;进口指数46.1%,较上月下滑0.7pct,需求端内生动能仍有待跟进。向前看,外需环境和PMI 新订单指数反映出口环比存在收敛倾向,而演绎速度和幅度取决于降息和美国经济的演绎。美联储降息落地后,经济表现略超预期,叠加上欧美节假日旺季等补库需求,预计出口以温和回落为主,而基数影响下同比读数还有一定韧性,韩国9 月前20 日按开工日数计算的日均出口额同比增长18%,也有所印证。

      前后端价格低位回升

      9 月原材料价格指数45.1%,较上月回升1.9pct;出厂价格44%,较上月回升2pct,低基数背景下,前后端价格水平结束三个月环比下降趋势,但价格仍低于枯荣线。从大宗价格来看,库存、季节性和下旬政策预期对大宗价格有所提振,但因数据滞后性可能尚未反映至生产价格层面,结合基数效应和商务部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我们推测9 月PPI 同比可能回落至-2.5%。

      具体到大宗层面,建筑业供需偏弱的现实格局未改,下游需求强度对黑色系支撑不足,但在前期钢厂大幅停产的背景下,螺纹钢供需存在阶段性错配,整体保持偏快的去库节奏,对螺纹钢价格形成支撑;此外,下半月宏观政策组合拳落地,力度与时点超预期,螺纹钢价格延续上涨。近月资金加快落地,但施工项目推进未见明显好转,水泥价格震荡运行。海外流动性环境延续改善,铜价整体上升,但库存对上行幅度有制约。综合来看,大宗价格在前期大幅下滑后有所修复,其拉动可能在10 月之后的价格数据中得到体现,弹性和持续性还需要关注政策落地后的现实跟进效果。

      消费性服务业有所回落

      9 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9%,较上月下行0.3pct。暑期过后,在高基数影响下,消费性服务业热度有所回落,餐饮、住宿、航运、批发指数分别为49%/42.1%/52.2%/42.7%,较上月-1.3pct/-8pct/-14.3pct/-8.8pct,消费性服务业有所回落,中秋假期拉动效果不明显。生产性服务业表现分化,邮政业景气度上升2.8pct 至66.9%,线上消费火热;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景气度上升3.9pct 至55.7%,与新基建、新产业等发展热潮相一致;水上运输指数下滑9.7pct 至48.6%,雨季过后水运热度有所退坡;房地产与租赁及商务服务的指数分别为45%与49.9%,地产销售磨底,景气度能否改善依赖地产修复情况。

      房建季节性回升

      9 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50.7%,较上月上升0.1pct。其中,土木建筑业指数下降4pct 至53%、房屋建筑业上升7.8个百分点至50.7%、建筑安装回落15.5pct 至45.4%。土木与建安景气度有所回落,与基建实物量进度与资金表现分化相一致;房屋建筑业景气度有所回升,更多是季节性原因,实物量层面并无显著改善。

      向前看,基建方面,9 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强调 “使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等,且后续财政仍有加码预期,资金落地、尤其是对地方政府转移支付落地后可能会有所改善。地产方面,9 月新房和二手房成交热度有所下滑,政治局会议“止跌回稳”等表态相对积极,昨日核心一线城市地产政策进一步放开,不过“严控增量”等表述意味着投资端可能尚不是短期重点,房建可能在低位维持较长时间。

      风险提示: 地产修复不及预期,政策不及预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