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PMI数据点评:超季节性回升的三条线索
事件: 9 月30 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9 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
9 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8%,比上月上升0.7 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度回升。
近期传来利好的不仅仅是政策,经济数据也开始显示出企稳回升态势。9 月制造业PMI 的回升并不意外(往年9 月PMI 大多情况下均会季节性回升),意外的是其0.7pct 的环比增速略超往年的季节性(2007 年以来制造业PMI9 月环比增速平均增幅为0.6pct)。我们认为有“三股力量”推动9 月PMI 的超季节性回升——政策利好、极端天气扰动消退、长假前的“抢工补产”。后两个因素主要解释了9 月PMI 的“季节性回升”,而政策利好才是引领9 月PMI“超季节性回升”的关键。作为重要领先指标之一,9 月制造业PMI 说明经济数据的复苏正在路上,下半年经济增速压力或将明显减弱。
有“三股力量”推动9 月制造业PMI 季节性回升。自中采PMI 发布(即2005 年)以来,9 月制造业PMI 环比增速大多为正,仅有2018 年(中美经贸摩擦)和2021 年(限电限产措施的密集推出)9 月PMI 是环比向下的。推动9月制造业PMI 季节性回升的背后,主要有“三股力量”推动,具体来看:
其一,稳经济政策力度的加码。近年来“十一长假前”似乎成为了政策出台的一大“重要窗口”,9 月政策出台力度通常会边际走高,这也为9 月PMI 的上升打开空间。而今年9 月更加“不寻常”——先是24 日国新办发布会央行“一鼓作气”宣布降准、降息、降存量房贷利率、创设新货币工具,后是十八大以来首次在9 月政治局会议上讨论当前经济形势,几乎“前所未有”的9 月政策出台力度促使PMI 回暖。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中采PMI 调查时间通常为每月20-25日,而9 月政策集中在月末出台,这就意味着政策利好还并未完全传导至制造业PMI,预计后续PMI 将进一步上行。
其二,天气和自然灾害等季节性扰动的消退。通常9 月气温都会较8 月明显降低,随着极端天气对工业正常开工进度的扰动逐步退散,9 月制造业PMI 的回升也不显意外。
其三,长假来临前的“抢工补产”。其实每个月工作日天数也是解读PMI 的一把“钥匙”,若每个月的工作日天数比上个月更多,那么PMI 环比为正的概率会高于PMI 环比为负的概率。但9 月却并未遵循此规律——至少从近十年的数据来看,9 月反而是休息日天数越多、PMI 弹升幅度越大。我们认为在中秋国庆长假的扰动下,假期越长、可能制造业“抢工补产”的情况反而越明显,因此更利好9 月PMI 的回升。
回到制造业PMI 本身,9 月回升的“制胜法宝”是产需两端的同步好转。
PMI 的五大分项指标中,PMI 新订单指数和PMI 生产指数成为了拉动9 月制造业PMI 回升的关键项。9 月PMI 新订单指数回升1.0pct 至49.9%,PMI 生产指数回升1.4pct 至51.2%。相较之下,PMI 新订单指数的回升更超季节性,政策利好对需求的刺激效果更甚。不过调查结果显示9 月反映需求不足的企业占比仍超过60%,同时采购量指数、进口指数等仍有下降,表明需求不足的问题还是较为突出,这或许也是9 月政治局会议所述的“加力推出增量政策”的题中之义。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内需变好,外需却在变差。不同于PMI 新订单指数的回升,PMI 新出口订单指数却在转升为降,9 月PMI 新出口订单指数下降1.2pct 至47.5%。这与今天(即9 月30 日)公布的9 月财新PMI 数据传达的信息一致——财新PMI 所调查的企业更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因此更多与出口景气度挂钩,9 月财新PMI 下降1.1pct 至49.3%,说明外需开始呈现出走弱趋势,背后主要是由于海外经济景气度边际放缓。“内需淡、外需浓”的局势可能正在开始扭转。
企业规模越小,景气度反弹空间越大。9 月各规模的工业企业景气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升,大、中、小型企业PMI 分别为50.6%(环比+0.2pct)、49.2%(环比+0.5pct)、48.5%(环比+2.1pct)。单从9 月PMI 环比增速来看,似乎呈现出企业规模越小、弹升幅度越大的现象。
非制造业的明显改善仍需时间。比起制造业PMI,9 月建筑业PMI 与服务业PMI 的表现就略显逊色了一些。9 月建筑业PMI 录得50.7%(环比+0.1pct),极端天气褪去后建筑业景气度却并未出现明显拐点。一方面,今年以来基建偏弱的形势并未出现明显改善,虽然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正在加快,但其募集资金更多流向“其他(含支持化解地方中小银行风险)”、而非项目建设;另一方面,房地产距离完全恢复仍有一定距离。9 月服务业PMI 录得49.9%(环比-0.3pct),服务业PMI 时隔8 个月后再次跌落荣枯线,讲述的是暑假出行热度散去、以及消费热度有待进一步上升的故事。
风险提示:未来政策不及预期;国内经济形势变化超预期;出口变动超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