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跟踪系列之一百三十八:市场热度与波动率明显回升 两融大幅回流
宏观流动性:上周(20240923-20240927)美元指数继续回落,中美利差“倒挂”程度有所收敛。10Y 美债名义/实际利率均上升,通胀预期不变。对于海外而言,流动性边际有所宽松(Ted 利差、3 个月Libor-OIS 利差均收窄)。对于国内而言,银行间资金面月内整体平衡偏松,期限利差(10Y-1Y)有所走阔。
交易热度、波动与流动性:市场整体交易热度大幅上升,金融地产、消费者服务、计算机、商贸零售等板块的交易热度处于90%分位数以上。波动率方面,主要宽基指数的波动率均大幅上升,行业上,食品饮料、非银、建材、消费者服务、钢铁、计算机等板块的波动率上升较快;多数行业的波动率处于90%历史分位数以上。市场流动性指标大幅上升,行业上,煤炭、食品饮料、建材、石油石化、有色、农林牧渔、钢铁等板块的流动性指标均处于历史95%分位数以上。
机构调研:电子、医药、计算机、通信、农林牧渔、家电等板块调研热度居前,消费者服务、家电、纺服、汽车、交运、农林牧渔等板块调研热度上升较快。
分析师预测:全A 的24/25 年净利润预测再度被同时下调。行业上,净利润预测环比上升的行业数量小幅回落,今明两年净利润预测均上调的行业数量处于低位,其中,农林牧渔、纺服、煤炭、计算机、军工、石油石化等板块的24/25年净利润预测均有所上调。指数上,中证500 的24/25 年净利润预测均被上调,上证50 的24/25 年净利润预测分别被上调/下调,创业板指、沪深300 的24/25年净利润预测分别被下调/上调。风格上,大盘成长、大盘/小盘价值的24/25 年的净利润预测均被上调,中盘/小盘成长、中盘价值的24/25 则均被下调。
北上日均买卖总额大幅回升,综合前10 大与陆股通持股3000 万股以下的标的来看:北上可能主要买入医药、电新、有色、电力及公用事业、非银、食品饮料等板块。上周(20240923-20240927)北上近5 日日均买卖总额大幅回升,近5 日北上买卖总额占全A 成交额之比从上上周的16.79%回落至上周的15.31%,这意味着市场可能出现了大量新的参与者进行交易(主要在周五)。基于前10 大活跃股口径,上周北上资金在食品饮料、电新、金融、计算机、医药、有色等板块的买卖总额之比上升,在电子、通信、机械、农林牧渔、汽车、石油石化等板块的买卖总额之比回落。基于陆股通持股数量小于3000 万股的标的口径:上周北上主要净买入医药、电子、化工、机械、电新、有色等板块。
两融活跃度继续回升至3 月下旬以来的高点,其中,两融周五单日净买入为2023 年以来的第三高水平。上周(20240923-20240927)两融净买入232.91 亿元,行业上,两融主要净买入计算机、非银、通信、机械、医药、电子等板块,净卖出银行、食品饮料、建筑、交运、煤炭等板块。分行业看,除银行外,大多数行业的两融活跃度均明显提升。风格上,两融仅净卖出大盘价值板块。
主动偏股基金仓位有所回升,以个人持有为主的ETF 作为代理变量显示:
基民整体小幅净赎回基金。基于二次规划法,剔除涨跌幅因素后,主动偏股基金主要加仓房地产、非银、消费者服务、建材、农林牧渔、计算机等板块,主要减仓家电、医药、银行、汽车、电力及公用事业、交运等板块。风格上,主动偏股基金的净值表现与中盘/小盘成长/价值的相关性上升,与大盘成长/价值的相关性回落。上周新成立权益基金规模大幅回升,其中,新成立的主动/被动偏股基金规模分别回落/大幅回升。上周以个人持有为主的ETF 被小幅净赎回,行业上,与传媒、消费等板块相关的ETF 被净申购,与金融地产、科技、新能源、医药等板块相关的ETF 被净赎回。结合主动基金的行为来看:公募与其负债端(个人)的共识在于同时净买入传媒、消费,净卖出新能源、医药、军工等板块。另外,上周(20240923-20240927)以机构持有为主的ETF 继续被大幅净申购,且以宽基ETF 为主。值得关注的是,一方面,市场整体交易热度与波动率均大幅上升,接近年内高点,行业上,计算机、消费者服务、传媒、通信、非银、商贸零售、钢铁等板块交易热度环比上升较多。另一方面,ETF 净申购规模环比继续大幅回升,其中,沪深300、中证1000、中证500 等领域被明显净申购,相应地,两融与北上活跃度均大幅回升,这意味着在上周政策组合拳的催化下,各类参与者均明显提高了对于A 股的持仓,节奏上,ETF 与北上资金可能从周二开始大幅买入A股,而以两融为代表的参与者则主要从上周五开始大幅买入,关注后续ETF 与北上资金流入的持续性、以及以两融为代表的参与者回补持仓的幅度。
风险提示:测算误差。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