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告:中美政策共振下的战略与战术配置

戴康/李学伟 2024-10-02 15:20:10
机构研报 2024-10-02 15:20:10 阅读

  报告摘要:

      在24.1 至今的13 篇“债务周期大局观”系列及5 篇“债务周期鉴资管”系列中,我们将债务周期框架融入大类资产分析的诸多方面(股/债/黄金等大类资产配置、国别比较等);结合23.6 首提的新范式全球共振,做出了“全球杠铃策略”、“债市长牛”、“东南亚投资热土”、“新亚洲四小龙(IVIP)崛起”、“黄金信仰”、“高股息长牛”等判断。近期美联储开启降息、国内稳增长政策加码,中美政策拐点之际,如何进行全球大类资产的战略与战术配置?

      历史复盘:美联储降息如何影响大类资产定价?结合鲍威尔和SEP 传达的信号,当前市场对于本轮美联储“预防式降息”基本形成共识,经济逐步降温但大致软着陆。我们以1995 年、2019 年为代表的两轮美联储“预防式降息”作为参考:(1)降息周期大类资产整体胜率:就历史统计规律而言,权益>债券>商品。(2)降息周期大类资产表现节奏上来看:分母端(对资金面/情绪面更敏感)资产往往在降息正式落地前率先反弹,降息落地后逐步轮动至分子端(对基本面更敏感)资产。

      此外,对于新兴市场与发达市场的对比,我们以美联储5 轮完整的降息周期看:在降息周期,新兴市场或发达市场孰优孰劣并无显著统一的规律。但相对股指走势与经济增速差存在明显相关性,即经济基本面对于股价存在显著指引,新范式下泛东南亚国家存在较强基本面支撑。

      全球大类资产战略配置:新范式奠基,“全球杠铃策略”!长周期来看,“全球杠铃策略”是反脆弱时代嬗变下全球资产配置的最佳应对。我们在“债务周期大局观”系列中强调,全球资产配置框架迭代基于三大底层逻辑:逆全球化加剧、债务周期错位、AI 产业趋势。战略层面看“全球杠铃策略”底层逻辑仍在继续,配置指向为一端的确定性稳健资产(中国利率债/黄金/泛东南亚的“新亚洲四小龙IVIP”和墨西哥股市);另一端为高收益高波动资产(美中日AI 产业链)。

      全球大类资产战术配置:新范式回眸,中资股反弹。1990 年代美联储两轮降息周期为日本政策加码打开一定空间,两轮日美政策共振的“蜜月期”,日本迎来“内需+外需”双重提振,(ERP 下行、EPS 提升)带动股市反弹。短周期来看,0918 美联储降息落地为国内政策加码打开一定空间,0924 国新办发布会后中美“政策底”共振已现,进入新范式的喘息期,反脆弱的“全球杠铃策略”将会阶段性失效:(1)新范式回眸,中资股反弹。中美“政策底”共振,港股弹性大于A 股;(2)此外,建议关注美联储降息后短期弹性更大的分母端资产(对资金面/情绪面更敏感),例如黄金、美债、美股科技股等。

      风险提示:海外经验不等同于国内,历史经验不适合线性外推等。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